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感喟那些厚重的武汉记忆
肖畅
//m.auribault.com 2016-04-08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已启动前期设计、选址工作,这件事引起市民热议,上百人在本报官微留言评论,各网站的转载及评论不计其数。

  21.6公里的铁轨,搬迁动议的这一刻,撬动起太多武汉人的情感记忆。无数记忆汇流成河,流往上世纪50年代,那是共和国武汉钢铁工业的黄金时代,火车川流不息,工厂机器轰鸣,国家工业重器密集扎堆于此,书写了这座城市的一段辉煌历史。

  记忆往往是选择的结果,时间并不会自然累聚为历史,人的情怀总是播撒在那些具有象征、决定意味的对象上,譬如这段铁轨。正如当年武汉人感叹“六渡桥”的拆除,感慨曾经岁月远去,那正是因为:始建于1985年的这座桥,颠覆了当年人们交通出行的感受,奠定了中山大道以及“繁华”的经典印象——六渡桥并不只是有年龄积累的建筑而已,它可谓上世纪80年代汉口商业风貌的建筑凝固。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太多武汉人的人生,围绕铁轨、工厂展开着自己的“大院故事”。武锅、武钢,这些企业坐落武汉,却也是国家屋脊,规模巨大,某种意义上,它们构成了广袤的生活地带,主导了一定区域的城市空间布局,更决定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一段铁轨,被记忆的不止是路边的花花草草,看火车,跨铁路,一段段人生碎片的背后,仿佛能听到这座城市的钢铁巨响,那是决定记忆底色的时代背景,是记忆的情怀之所在,诗意之所出。

  穿过50年代的钢铁气息,走过80年代的汉口商业风貌,这座城市的风格在快速刷新。城市在变,变化太大。这种变化,不能用计量的办法评述,不是铺设了多少桥梁,增添了多少马路——变化是城市形态的更新,是生活方式的彻底变革。变化之中,那些承载了重要记忆的铁轨、建筑告别了我们,确实令人惋惜。变化之中,也有新的工程、建筑陆续拔地而起,它们将重筑新的武汉记忆,刻画新时代的经典印象。

  一切记忆、情感都是宝贵的。武汉人对自己城市的情感,正是在那些经典陈迹搬迁、拆除之时,也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的时刻,见证这座城市一次次迎来重要历史瞬间,人之心中便随之释放强烈的言说渴望。有人盼望搬迁早日开工,希望周边有全新的环境;有人放眼城市通盘规划远景,看到铁路之于城市空间布局的意义;有人说要赶紧去拍照留念,“装装文艺”。很难用赞成、反对的二元方法,区分市民的态度,情感都是强烈的,强烈程度是一致的,其中见证人对城市的情感投射。

  城市没有一成不变的历史见证,但城市的巨大发展变迁往往激荡浓烈的情感,这些情感跟随城市发展着、酝酿着,终有一日会让我们收获伟大的城市书写。如同奥尔罕·帕穆克之书写伊斯坦布尔,博尔赫斯之书写布宜诺斯艾利斯,时光的鳞甲在城市屋脊上覆盖而又脱落,历史与未来总在激烈相撞,并驱使着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投放更多记忆与想象,最终浇灌出深邃的思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