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
我们都知道,孔子曾经向着“德之不修”和“学之不讲”的状况,表达出特别深切的忧虑。而如果再参照他那个年代“礼崩乐坏”的现实,我们就不难由此体会出,对于学术话语的“讲说”或“讲谈”,至少从孔子的角度来看,一旦这样的“讲说”或“讲谈”被冷落了下来,载有文化精义的经典就要被束之高阁了,而文化的内在运脉也便要渐渐式微了。同时,这种来自主体内倾的文化动力,对于由孔子所开出的这个文化类型而言,又具有远较其他文化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此种文化的特点恰在于“无宗教而有道德”。它决定性地舍弃了外在神学支点,转而去向更有把握体会到的、来自主体的仁爱之心去寻求支撑。此种文化模式给予人类的启示是:善于自我救度的、充满主动精神的人类,实则只需要一套教化伦理、提升人格的学术话语,去激发和修养社会成员的善良天性,就完全可能保证日常生活的道德判断,从而不仅维系住整个社会的纲常,而且保障人们去乐享自己的天年。
到了两千多年以后,为了维持这种话语本身的生机,现代学者冯友兰又把儒家后学对于它的“讲说”或“讲谈”活动,区分成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而沿着他的这种思路和句式,我跟着又把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关系,发展到了再从“接着讲”到“对着讲”的关系。
这是因为,由于文化之间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已使得任何统绪都无法单独自闭,又使得任何想要在哪条单线内进行的“接着讲”,都会不自觉和程度不一地变成了“对着讲”。比如,如果只看其表面的宣示,唐代韩愈口中的“道统”曾是何等的森严和排他,可在实际的文化操作中,等到这个“道统”在后世真被继承下来,获得了被称作宋代“道学”的精神后裔,却不仅没对佛老进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反而被后者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没有印度文化的传入与接受,其立论重心原在仁爱之心的儒家,顶多也只会以康德式的“主观的合目的性”,去虚拟地提出《易传》中的天地解释,以充当自家学说内核的、拉卡托斯意义上的“保护性假说”。而宋明理学的那些基本命题和图式,什么“格物/致知”,什么“主敬/主静”,什么“天理/人欲”,什么“道心/人心”,什么“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就不会照后来的样子被诱发出来。
冯先生当年想把“接着讲”跟“照着讲”划分开来,其本意无非是赋予后者以学术合法性,以便名正言顺地对经典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这样一来,如果他在“贞元六书”中想要代圣人立言,就只需照顾这些言论是否贴合儒学的内在走向,而不必计较是否确有先贤的语录可供征引。可在另一方面,这位自觉要来做个“宋学家”的现代学者,实则又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揉进了西方哲学的要素。于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当年借以自况的这种“接着讲”,也就属于一种照顾面更广的“对着讲”了,即不光是在中印文化之间来“讲说”,更是接续着中、西、印三种文化的统绪,来进行水乳交融的、你中有我的“讲说”。
出于同样的道理,现代中国著名的“新儒学三圣”,即性格既鲜明、贡献亦突出的熊十力和梁漱溟、马一浮,这些学者从一个方面来说,当然也都是“接着”宋明理学来讲的,而且或许正因为此,他们才如此不约而同地,全都突显了自己的佛学渊源,而这自然就已经属于“对着讲”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所共同发出的学术话语,又在同时回应着西学的强烈冲击,而或隐或现地回应着外部世界的挑战——甚至,即使是在那些看似未涉西学的命题中,如果细绎其立意的初衷亦莫不如此,而这就更要属于自觉的“对着讲”了。
“新子学”构想 | 2012-10-23 |
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 | 2012-10-23 |
再论“新子学”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
夏斌: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 201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