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广西构建“一带一路”的支撑体系选择
杨亚非
//m.auribault.com2015-12-22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强调,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这为我区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指明了方向。在国家“一带一路”总体方略中,广西是惟一被国家定位为同时服务“一带”“一路”的省区。要履行好中央赋予我区“三大定位”新使命,就必须积极构筑广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体系。

  一、构建以“四沿”为主轴的开放体系,加快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空间

  打造和完善沿海开放体系。经过多年面向东盟的大通道建设,广西沿海港口已成为我国西南中南腹地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的出海门户。为适应战略地位的提升,广西需深挖北部湾港口群成长潜力,加快提升海港码头、陆海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临港保税区、产业园区和商贸物流基地等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海上通道建设,加强与海上沿线重要港口合作,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为服务我国腹地与“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和完善沿边开放体系。广西有8个边境县市与东盟接壤,要加快出境陆路大通道的综合配套建设,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和边境口岸通关效能。发挥好边境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放效应,高标准构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运行机制。

  打造和完善沿江开放体系。重点是提升西江内河港口效能和航道通航能力,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西南与粤港澳的江海高效联动。高起点加快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沿江工业区、内河口岸、港铁联运系统等。

  打造和完善沿线开放体系。用“沿线”贯通“海”“边”“江”“三沿”,打造陆海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广西建设“重要门户”要以交通干线的高等级铁路和公路为载体和引领,重点以南宁为节点,向北通过西南至西北节点城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接,往南建设中国至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建成衔接“一带一路”的南北陆路大通道。同时,要推进沿交通干线贯通沿海与腹地的开放一体化。

  二、构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为重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

  构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为重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体系,这对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谋发展愿景,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在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中,推动广西服务“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积极服务于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东盟、南亚、中亚及欧洲国家,创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拓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合作功能和价值链,为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夯实基础;二是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于中国-东盟10+1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拓展RCEP10+6合作;三是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与东盟国家拓展中马“双园”模式;四是着力做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合作平台的前期准备工作,增强广西“战略支点”和“重要门户”的功能。

  三、构建以优势产业和资源与腹地对接为基础的产业合作体系,推动“一带一路”新增长极形成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做大做强广西企业和“走出去”创造了又一新机遇。广西已具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拥有丰富的矿产、农林、电力和劳动力资源,已初步形成冶金、石化、机械、汽车、电工电器、轻工、纺织、建材、电子、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广西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及区位特点,通过各要素流动形成与腹地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首先,要做强产业发展基地,在北部湾经济区推进打造陆海相联的临港产业带,加强与西南中南腹地及东部先进地区的优势产业合作,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国产业集群,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为我国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其次,放大中马“双园”产业合作效应,积极服务我国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构建与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和物流链、跨境金融服务、跨境电子商务、跨境信息服务等,努力形成与东盟国家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第三,积极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以目前广西所形成较健全的工业园区为载体,从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为先导,到力促引进国际品牌的著名跨国公司入园发展。加快一批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附加值重大项目及高端产业落户广西,使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活力实现突破性增强。

  四、构建以农业和旅游业为先导的对外合作“早期收获”体系,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快见成效

  中国-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化,能实现由“黄金十年”跨入到“钻石十年”,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实施了以农产品为主进行陆续提前降税的“早期收获”计划,从而使东盟国家能尽早享受到自贸区的好处并由此得到东盟各国的普遍赞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占有重要地位,适合中国与亚欧国家间农业领域合作的市场空间巨大,同样可在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先期实施“一带一路”模式的“早期收获”计划,使沿线国家尽快分享到深化经贸合作的成果。在广西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农业合作中可先期在推进优质稻、亚热带经济作物、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等领域确定次区域合作的互惠互利机制。同样,旅游业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最早受益的产业。旅游业在营造开放新局面和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广西应加快打造具有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在提高与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跨国邮轮度假和农林旅游合作、拓展文化和会展及养生保健旅游等方面提出次区域合作的“早期收获”计划方案。以加快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契机,在消除旅游合作壁垒,扩大和延伸旅游价值链上争取先行先试。

  五、构建以“山清水秀生态美”广西名片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成“绿色长廊”

  环保是跨越国家界限的全球性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从启动开始就肩负着推动有关沿线国家改善生态安全的重任。目前,广西在经济实力和发展阶段上虽然滞后于发达地区,但打造广西的生态品牌却独具优势,这是广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最宜体现的贡献和作为。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环境承载力,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是沿线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任务,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建设成效的标志,应以此成为凝聚沿线各国的纽带。为此,应在建设美丽广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在泛北部湾海洋及沿岸生态保护治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及沿岸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陆海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服务好国家战略的推进。(作者为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