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冷 溶
//m.auribault.com
2017-11-27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
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要成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这既是一个朴素的哲学道理,更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矛盾全局,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但是,后来由于复杂社会历史原因,这一正确论断没有坚持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对党的八大的提法作了进一步提炼,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为我们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改革开放近4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根据这一主要矛盾制定和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历史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同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和矛盾全局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并自觉围绕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段精辟论述,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发生的新变化。原来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这种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理所当然需要作出新的概括。
先看社会生产方面。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这是一个显著变化。
再看社会需求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需要的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原先物质文化的层次和范畴,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这也是一个明显事实。
以上两方面都说明,需要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思考,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和表述。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现阶段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期盼和需要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从社会生产力看,我国仍有大量传统、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推动国家各方面发展,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还不够。从城乡区域发展看,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从收入分配看,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而且农村还有4000多万人尚未脱贫,城市还有不少困难群众。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判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对此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一是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能发生偏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个新表述讲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把握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路不能窄了。
二是必须坚持从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出发进行思考,从现实的社会运动上来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要跳出抽象的思想观念、状态表述、工作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出的结论站得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必须坚持从全局的高度进行思考,使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引领和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不是一个纯概念的改变,必须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去。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的重点工作,紧密联系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做的事情,紧密联系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全局,紧密联系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要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合拍,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合拍,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合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拍。
四是必须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思考,充分认识这一新表述既不是一个狭义概念,也不是一个短期概念,而是瞄着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时间节点,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充分认识这一新表述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导向,还有很强的历史适应性和时间张力。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定要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问题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起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也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初级阶段的唯一条件,对初级阶段应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联系起来看。党的十五大报告曾经对这个问题作出过深刻阐述。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单纯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因素来看的,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来看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正像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一样,在这一长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三是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定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要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总之,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时,准确理解这种“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深刻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如同党的八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具有重大意义一样,党的十九大作出这一新判断新表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起到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
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要成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这既是一个朴素的哲学道理,更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矛盾全局,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但是,后来由于复杂社会历史原因,这一正确论断没有坚持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对党的八大的提法作了进一步提炼,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为我们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改革开放近4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根据这一主要矛盾制定和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历史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同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和矛盾全局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并自觉围绕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段精辟论述,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发生的新变化。原来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这种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理所当然需要作出新的概括。
先看社会生产方面。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这是一个显著变化。
再看社会需求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需要的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原先物质文化的层次和范畴,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这也是一个明显事实。
以上两方面都说明,需要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思考,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和表述。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现阶段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期盼和需要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从社会生产力看,我国仍有大量传统、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推动国家各方面发展,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还不够。从城乡区域发展看,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从收入分配看,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而且农村还有4000多万人尚未脱贫,城市还有不少困难群众。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判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对此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一是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能发生偏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个新表述讲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把握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路不能窄了。
二是必须坚持从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出发进行思考,从现实的社会运动上来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要跳出抽象的思想观念、状态表述、工作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出的结论站得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必须坚持从全局的高度进行思考,使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引领和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不是一个纯概念的改变,必须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去。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的重点工作,紧密联系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做的事情,紧密联系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全局,紧密联系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要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合拍,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合拍,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合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拍。
四是必须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思考,充分认识这一新表述既不是一个狭义概念,也不是一个短期概念,而是瞄着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时间节点,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充分认识这一新表述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导向,还有很强的历史适应性和时间张力。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定要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问题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起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也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初级阶段的唯一条件,对初级阶段应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联系起来看。党的十五大报告曾经对这个问题作出过深刻阐述。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单纯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因素来看的,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来看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正像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一样,在这一长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三是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定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要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总之,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时,准确理解这种“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深刻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如同党的八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具有重大意义一样,党的十九大作出这一新判断新表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起到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编辑:张苇柠
丁文锋:把握经济新常态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 2015-03-04 |
不忘初心为何要清醒认识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 2015-03-04 |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 | 2015-03-04 |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 2015-03-04 |
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四论学习... | 2015-03-04 |
【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代金平... | 2015-03-04 |
汪建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昭示深刻变革 | 2015-03-04 |
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 | 2015-03-04 |
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 2015-03-04 |
投身伟大实践,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 | 2015-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