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四个全面”新战略布局的形成、逻辑与当代价值
——对中华民族走向什么样的未来、怎样走向未来的时代回答
黄正平
//m.auribault.com2015-07-30来源:求是网络版
分享到:更多

  

  7、“四个全面”新布局的长远性战略意义。

  思想决定行动,目标决定战略。鸦片战争以来,知耻而后勇的中华民族在屈辱落后、坎坷曲折中走上漫长的复兴之路。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终于登上历史舞台,毛泽东同志带领各族人民建立起新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面向世界,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融入世界,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分别作出响亮回答。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也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回望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实现了两次飞跃,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发展成果。理论发展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实践创新永无止境。进入2010年代,崛起的中国既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也毫无例外地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忧。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通过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并通过主持起草十八大报告,主持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形成党内决定,发展、丰富、完善、深化治国理政思想,极大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式,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是不可能的。”面向世界并融入世界,而不重演大国政治悲剧。中国究竟要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怎样走向崭新的未来?首先必须先做好自己的事,先做好国内的事,先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事,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四个全面”昭示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实现路径、有效保障。这个伟大复兴必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相统一的复兴,是最高共识度、最大公约数的中国梦。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历史教训必须汲取。从大国走向强国,能不能将中国命运与人类命运融为一体,切实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能不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有效应对“塔西陀陷阱”,能不能继续用好发展机遇期,最终跨越“拉美陷阱”,关系到能不能真正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麻烦和矛盾、挑战前所未有,不可盲目,不能轻视。这些时代课题、当然也包括前进道路上的现实难题摆在接棒的新的执政集体面前。

  问题导向既是科学的思维导向,也是正确的工作导向,更是长远的战略导向。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的正确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总结中共经验,针对中国问题,直面矛盾,迎接挑战,创造执政活力,凝聚民族精神,上任伊始,悄然拉开小康、改革、法治、治党的科学筹划和系统安排,呈现出均衡发展、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他就改革发展稳定和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主持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在战略目标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战略举措,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架。特别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周密谋划实现路径和关键举措,在坚持中国道路上凝聚中国精神,在动员中国力量中实现中国梦想。目标方向明确,战略指向科学,价值取向清晰,措施导向务实,及时回答了中华民族走向什么样的未来、怎样走向未来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大课题,成为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中国人民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这就必须以“两个一百年”为目标,扎扎实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一步”;这就必须在中国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必须团结动员中华民族,增加目标引领的凝聚力和共识度。

  8、“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新的飞跃,是实践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经济社会走势,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雄心韬略,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站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高度,谋篇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愿景,先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战略布局。这一伟大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烈 的使命担当,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创新精神,现代的法治理念,真挚的为民情怀,严格的治党要求。

  “四个全面”科学揭示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从坚持中国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如何继续前进,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基础上的崭新发展,是开放包容、不断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是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顶层设计和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安排。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展现了我党纵横捭阖、理据相宜的时代风采和治政魄力,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的政治智慧和巨大勇气。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