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涨价思维”
//m.auribault.com2013-11-28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朱慧卿 漫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国新办的吹风会上表示,将缩小政府定价的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定价的作用。这一表述被有关媒体解读为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将迈入涨价通道。事实上,价格改革的内涵绝非一个“涨”字所能概括。(11月27日《人民日报》)

    价格改革之所以被解读为“迈入涨价通道”,原因就在于这些年的切身体验培养出了大家一个思维定式:一说改革,就是涨价。这样的例证有很多。典型例子,银行在改革名义下,收费项目从10年前的300多种,变成了今天的3000多种;再譬如水价、气价,在改革声中,一些“听证会”成了“听涨会”。

    事实上,价格改革并不意味着涨价是必然结果。市场定价,可以涨价,却绝不等同于涨价。必须厘清的思路是,改革不但不应必然地与涨价画上等号,而且改革更可以使价格降下来。比如电信行业的通讯资费在不断下调,就是一个佐证;不过,我国宽带费目前仍比一些国家高出数十倍甚至更多,则反映出改革远未到位。

    从某个角度考量,降价而不涨价,也是改革成功的标志。事实上,这些年许多涨价,大都出于垄断之手。垄断行业坐拥天然优势,又在市场上获取种种好处,本身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导致大量“成本黑洞”反被遮盖。改革本应对这些弊端下手,转变管理机制,减少铺张浪费,从而节约成本,为降价腾出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价格改革即使确需涨价,也必须有让公众信服的根据。这不仅是指必须有价格听证会,价格听证会必须公正透明,更指涨价方要拿出经过成本监审的明白账。不能只凭一句“成本增加了”便万事大吉。另外,也应对居民消费部分实行阶梯价格机制,区分基本和非基本生活需求,分别计价,对前者保持较低的价格水平,从而保民生保公平。(原题:“价格改革要走出“涨价思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