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转的“纸月饼” 异样的“券江湖”-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财经

消费

空转的“纸月饼” 异样的“券江湖”

2020-09-02 09:01:3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距中秋节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本应是月饼厂忙碌的时期,但有不少厂家格外淡定,迄今仍未开动生产线。市场人士透露,随着某些月饼券、螃蟹券演化成一种“类期货的金融商品”,商家的利润已不在于销售多少月饼、螃蟹,而是卖了多少提货券。

  期货分析人士指出,月饼券、螃蟹券与期货产品大相径庭,且极小众、缺乏专业监管和规范,充其量是一种市场投机工具。

月饼券螃蟹券“金融化”

  根据以往的情况,月饼企业通常在中秋节之前两三个月进行生产和销售。但近年来,随着部分月饼券、螃蟹券变成“类期货的金融商品”,对一些商家来说,这一季的收入如何,已不看最后卖了多少月饼、螃蟹,而是卖了多少提货券。

  有人称,月饼券是“空转一圈,大家都受益的买卖”。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据知情人士反映,其运作过程是这样的:月饼厂家印100元的月饼券,然后以70元一张的价格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以85元价格卖给消费者甲,消费者甲将其作为赠品送给消费者乙,而乙又以45元的价格卖给黄牛,最后厂商再以55元一张的价格向黄牛收购。

  如此下来,月饼厂家卖出一张券便获得纯利润15元,经销商也赚了15元,消费者甲赠送了人情,消费者乙则赚取了45元,黄牛赚取了10元。但是,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块月饼的身影!

  与之类似的还有螃蟹券。相关月饼、螃蟹厂家会生产或购买少量的月饼、螃蟹来为需要兑购的月饼券、螃蟹券兜底,但总体上“券比饼多”“券比蟹多”。“月饼券、螃蟹券超发”成为中秋节日市场一种默契的存在。

类期货?非期货!

  分析人士认为,如此买卖,虽然“一本万利”,但由于其投机属性较强,并不适合普通人参与。

  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成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纸月饼”很像一张美式期权,在到期前都可以去指定地点兑现实物月饼。月饼生产商出售“纸月饼”,可以提前获得现金流,方便安排生产,本质上是一种预售的商业行为;消费者凭券兑换实物月饼,但投机需求也逐利其中。“纸月饼”适度交易利于中国特色传统行业的发展。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纸月饼”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已由食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转移。月饼券具有证券化交易特点,主要是具有标准化、流动性好、消费群体稳定、易流通等特征。其交易活跃的特点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有效,类似于有固定时间周期的期货合约,具有特殊的投机属性,也是相对专业的市场,不适合普通群众参与。

  分析人士指出,月饼券、螃蟹券过度“金融化”,一些实实在在去做月饼产品和品牌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影响。

  那么月饼券、螃蟹券是不是期货产品呢?期货分析人士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从产品功能来看,月饼券、螃蟹券的功能定位与期货产品大相径庭。在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看来,“纸月饼”可能是商品金融化的一种现象,即通过以某一商品作为标的,形成一种合约或仓单(月饼券),并将这种合约通过市场流转,参与者包括生产商家、贸易商(经销商)、消费者和投机商(黄牛)。这种现象类似于虚拟贸易。(马爽 张利静)

编辑: 陈思南

财图

观察

财知道

消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