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吉林长春12岁的男孩小雷因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而父亲又生病离世,近日独自去派出所为亡父办理销户,准备前往吉林省孤儿院。
这又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得知小雷的遭遇后,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为小雷发起了公益募捐,目前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捐款已达41万元,今后这笔款将在基金会和当地民政部门共同监督下陆续发放,直至小雷大学毕业。
小雷不幸成为孤儿,但也得到了人间关爱,这个故事似乎可以划上句号。细想之下,却又不然。到孤儿院生活,毕竟不是最好的出路,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孤儿院里,就算小雷平时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也难以排解失去父亲、孤苦一人的心境。如果再遭遇周围人的冷眼,或者学习、生活稍有不顺,对他的性格养成恐怕也会有负面影响。
那么,除了进孤儿院外,小雷还能有什么选择呢?或者说,从制度完善的角度,该怎么做,才能更有利于类似小雷这样的孤儿的成长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给小雷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小雷自己也说,希望能有一个家,能有爱他的爸和妈。所以,这事情更圆满的结果,当然是他亲生母亲得到消息,回心转意,主动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退而求其次,小雷的三个同父异母哥哥,能够主动照顾他,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由于小雷有民政部门认可的孤儿身份,自然也符合认养条件。在美国等国家,像小雷这样未满18岁的孩子,会优先被送往亲属或其他家庭寄养,并由政府定期发放补贴。这里的重点是,政府部门会对寄养家庭进行严格考察和定期抽查,看是否满足收养条件,对被收养人是否照顾到位。
这种政府进行补贴、由家庭进行领养的模式,国内也有所尝试,只是在领养、监督等环节多有缺位,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且不说像小雷这么大的孤儿,一般家庭不太愿意收养,即使有的家庭愿意接纳,面对繁琐的领养手续,也会让人望而却步。事实上,国内有不少失独家庭,若能够简化领养手续,规范领养条件,加强后续跟踪监督, 或可同时满足失独家庭与孤儿的需求。
在不改变孤儿身份即不采取领养方式的情况下,也还是有别的方式能够给予小雷更多的精神抚慰。比如采取我们通常所说的“结对子”的方式,就近选择家庭照顾小雷,定期沟通交流,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关心小雷的成长。现在有许多家庭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公益热情,但并不满足领养条件,自身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抚养一个孩子,但如果是采取更紧密形式的“结对子”方式,相信许多人有热情参与其中,为关爱孤儿成长做出奉献。
此外,就是采取社工定期随访的方式,从各方面关心和照顾小雷。目前,国内社工制度已逐渐成熟,将对辖区内孤儿的关爱纳入工作范畴也是水到渠成。再说,由于涉及善款定期发放,民政部门也要履行自身职责,而不能把事情都丢给慈善机构。当然,社工介入不是冷冰冰的像打卡一样的定期上门,而是要从生活到精神上都做到耐心细致、关爱到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许多困难人群都能得到及时救助。但在救助的质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像小雷这样的例子,并不是缺乏社会救助,但要让他感受到更多温暖,精神上不成为“孤儿”,则还需要做得更多。
赵 铎:“孤儿旅游”是与非2014-01-08 |
张海英:关注孤儿更是政府责任2014-06-24 |
陈力方:别让孩子成为美丽世界的孤儿2014-08-15 |
庹新岗:“以假孤儿骗捐”折射监管缺失2015-07-02 |
木须虫:“借孤募捐”放大民间公益管理短板2015-07-03 |
肖 华:“事实孤儿”不应成为救助的盲点 2015-07-30 |
禹海君:“事实孤儿”背后是救济制度缺位2015-07-31 |
滨 兵:“事实孤儿”,不应被制度关爱所遗忘2015-07-31 |
“猪肉作奖学金”是个金点子2016-02-29 |
送“格斗孤儿”回家,未必是最优方案2017-08-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