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两天,一段陈道明“发飙”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现场,几位青年评论员评价山西稷山高台花鼓“表演没有创新”、“没有个人英雄”。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轻人:“你们好大的胆子啊!你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但是对于有些文化,我们传承的文化,你们连常识都没有!”
其实,用“发飙”两个字来形容陈道明的言辞并不恰当,他只是略微激动,发自肺腑地教育年轻人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自己的演艺生涯乃至人生。因为真实,所以真诚,一位老艺术家的铿锵之言,绝对值得我们仔细聆听,慢慢品味。
稷山高台花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相传是为祭祀农耕文明始祖后稷,由农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8年,稷山高台花鼓作为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节目亮相鸟巢。这次在节目现场,几位青年评论员首先质疑的是这台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变化,没有创新。对此陈道明表示不能就事论事,每个独立的节目都是为延续文化传统,所以要就传承论传承。
传统乡土文化有何价值?恐怕很难量化衡量,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文化尤其是“社火”文化凝聚着地方民俗、生活习惯、传统艺术、思想观念等等要素,代表着一方百姓的文化追求。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高台花鼓等民间艺术也许是乡土文化最后集大成者,所以列为国家级“非遗”,大力挖掘、传承和发展。这就是陈道明所说的“常识”,人不能没有根,更不能忘本。对于传统,你可以不懂,但必须敬畏,必须尊重。
即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传统乡土文化也是个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众所周知,乡土是莫言创作的源泉,也是他“灵魂的栖息地”;而邓丽君的名曲《何日君再来》,最早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中国传统作曲法为基础,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杰伦、方文山的中国风,也是在打捞传统后进行现代转化……这样的例子,在文化艺术界数不胜数。
所谓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将传统文化原汁原味传承下来已是功莫大焉。其他人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演化,如果无人传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何况,凭几分钟的表演就断定表演者没有创新,确实失之武断。
青年评论员说表演没有焦点,想看到每个人不一样的形象。陈道明以自己在天津人艺的龙套生涯回应:“我有7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没有,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是啊,每个主角都曾经是龙套,但不是每个龙套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大部分人勤恳一生也终是默默无闻,但不能因此否定他们的努力。在很多团体性的表演项目和体育竞赛中,又何尝需要个人英雄呢?传承传统文化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也许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但却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传统的神与魂,他们不值得尊敬吗?
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心灵的归处,我们在享受现代文化的同时更应珍惜传统。而那些不能成为主角、也许一辈子默默无闻的表演者,他们是守护者,也是传承人。不论如何平凡,如何渺小,他们的每一张脸又怎么能是一样的呢?
陶世安:保护中华文化根基 2011-01-07 |
梁永安:白云生处看吹屋 2012-05-03 |
高洪波:忆江南 2012-05-15 |
胡 平:乡土文化的根还能延续吗 2014-01-29 |
柴 玥:文化让小城开出乡愁之花 2014-02-17 |
连海平:小学选修课,为兴趣培养“私人订制” 2014-04-23 |
郭 静:农村文化建设要讲好乡土故事 2014-12-15 |
赵永平:找回记忆中的乡愁 2015-02-15 |
刘近涛:以“独特”守护美好乡韵 2015-12-15 |
中国网:一曲《秦腔》怎奈中国文学落寞 2008-10-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