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神题”折腾孩子了
            
            | 分享到: | 更多 |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都是“小儿科”?你太天真了。杭州有一博士妈妈,孩子读一年级,近日她在翻看孩子的课堂练习时惊呼:“你比妈强多了!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呀。”
堂堂一位博士,面对小学一年级数学题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何况是刚迈入小学校门两个月的孩子?借用网友的话说,“伤害指数直逼五颗星”。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数学题竟然被叫作“聪明题”,潜台词难道是做不出题目,孩子就不聪明了?难怪做不出题的孩子“自信心碎了一地”。媒体报道中提到,孩子“以至于提到‘数学’两字,就扑在妈妈怀里伤心地哭。”数学变成了孩子的噩梦,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聪明题”想要达到的目的?
低年级数学原本重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打牢学习基础。制作一些所谓的高难度奇葩试题,究竟是为了启发孩子,还是为了难倒孩子?如果孩子因此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更是得不偿失。这样的“神题”,还是少一些吧!焦以璇 文 薛红伟 绘
             编辑:丁斌斌
            
           | 题目刁钻,体制弊端2012-05-04 | 
| 图说:轮番上阵2012-05-07 | 
| 王军荣:别让奇葩神题沦陷于“标准答案”2013-07-30 | 
| 最怕的是神题遭遇“标准答案”2013-08-02 | 
| 科教时评:最怕的是神题遭遇“标准答案”2013-08-02 | 
| 南京日报:给孩子出“神题”并不高明2014-05-08 | 
| 苑广阔:难倒副教授的数学题价值何在2014-05-08 | 
| 钱兆成:不是神的孩子 何以要面对“神试...2014-05-09 | 
| 杨兴东:博士解不出一年级数学题能证明什么?2015-11-12 | 
| 博士VS一年级数学题2015-11-12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