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基层改革创新要“精准”对标
梁学强
//m.auribault.com2016-02-25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第一线,既“通天线”又“接地气”,在推进改革工作中,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中央改革方案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新模式,符合中央的要求。基层开展改革探索创新,必须自觉把工作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谋划、定位和思考,主动向“精准”对标,务求有的放矢、扎实有效。

  精准领会中央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后,中央接连制定出台的每一项改革方案,都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都是改革实践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持。精准领会中央精神,是基层改革探索创新不跑题、不走样的保证。因此,必须不折不扣、逐条逐句学深学透中央涉及改革工作的每一份文件,深刻领会中央对各领域改革工作的部署和目标要求,牢牢坚持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的意识和精神贯彻到基层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思想上为探索创新打基础、做准备,确保中央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精准定位探索创新目标。基层处在工作的前沿,最贴近群众,也最了解群众的需要和期待。基层进行改革探索创新,最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可当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作秀,而是重在冲破以往的办法只靠上级想、工作等着上级推等被动状况,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谋良策、思妙法、想实招、求实效,努力为中央改革方案落地生根贡献基层智慧,标注具有“原创”意义的基层注解。工作中,必须把准方向,时刻以中央改革精神为遵循,创新思路,立新理念,抓住切合当地实际的切入点,以扎实有效的探索实践打通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使中央制定出台的改革方案转化为推动基层发展的“加速器”,成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的“感应器”,最终形成符合基层共性特点、又有当地特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学习、借鉴提供“样板”。

  精准部署扎实推进。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当地改革探索创新的部署推进作为落实中央改革任务的具体过程,把解决制约当地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点问题作为重点核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一是以中央的改革精神为指引,按照中央的改革方案,加强调查研究,对准热点、瞄准重点、突破难点,制定出干部记得住能执行、群众易理解愿参与、办法有力可坚持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实践中达到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预期效果。二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面向当地群众持续开展学习、宣传、解读活动,用中央的精神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营造有利于工作推进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参与当地改革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创先争优格局。三是及时跟踪问效,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抓推进,加强薄弱环节,避免“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确保每项工作不走形不变样、各个节点的任务圆满完成、所有的工作步骤无缝有序衔接前行。四是随时掌握和研究解决探索创新实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不符合实际的具体措施要坚决调整纠正,避免背离初衷而走弯路、错路,确保不发生伤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更不能产生妨碍未来发展的遗留问题。

  精准检验和总结宣传。群众受益得实惠,是基层改革探索创新的最终目标。群众身处基层的改革探索创新实践中,对取得的工作成效最有发言权,也最有说服力。因此,必须按照“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标准衡量和评判改革探索创新成果,以掷地有声的阶段性成效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的整体效果取信于民,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许作为最好褒奖。同时,要及时总结、宣传当地改革探索创新的好办法和形成的好经验,为改革发展增添正能量,为继续推进探索创新注入新动力、新活力。(作者单位:来宾市委政策研究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