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阐述中国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同一年,国务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等均提出了高于“十二五”期间的标准。
作为建筑节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多年来,江亿院士在各个场合呼吁建筑节能。他的团队已经为业界提出了一条建筑节能的红线,切实地降低能耗才是节能的本质,而不应仅是提高能效。
“人到哪儿都不能忘本,现在作为院士更要为国家、为老百姓做好建筑节能这件大事。”在一次访谈中,江亿院士曾这样说道。
江亿院士是在天津长大的北京人。他在天津住了13年,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73年底,意外出现的一次高考将他带入了清华建工系暖通专业学习。1978年,清华恢复研究生招生,江亿再次回校应考,从此与节能结下了不解之缘。
江亿院士的团队曾写过一本《二十种不适宜的建筑节能技术》的书,批判现在一些时髦的节能技术,在他看来,“这是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社会责任,就算是挨骂,我觉得我也得把这事儿说清楚”。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长江流域冬天没有暖气的情况下,人们用电暖气、热风机、热泵等去采暖,这部分的用能还会增大,并且会有40%-50%的增长量。
我国目前纯发电的电厂燃煤热效率不到35%,而热电联产的电厂燃煤热效率可达到60%~70%,经多次再利用,热效率可达到到8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0%。
“从居住建筑的正常使用上来讲,重点在于发展节能器具,如节能灯,节能家电等。与此同时还要倡导老百姓的节约型生活方式。”北方采暖在江亿院士看来是最具有节能潜力的,改变供热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还可以把实际能源用量从现在2亿吨标煤降到1亿吨以下,并且还能满足更多的房屋采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