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杨华勇:国产盾构的“开路先锋”
//m.auribault.com 2016-06-23 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我最早是做液压电梯的,之后又参与设计制造大型盾构掘进装备,现在关注机械制造学科交叉领域的探索研究,比如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作研制生物器官3D打印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说。他凭借其主持的“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项目,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我国“863”计划盾构机项目的首席专家。

  1988年,杨华勇获得英国巴斯大学博士学位。转年在春节回国探亲时,顺道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受到浙江大学时任校长路甬祥的邀请,杨华勇决定提前回国,到浙江大学工作。最初,杨华勇由于不熟悉国内学术环境,很难申请到科研经费。后来,他尝试着与企业合作,解决经费难题。

  “第一笔经费是浙江省科技厅的8万元,与民营乡镇企业杭州西子电梯厂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制造液压电梯的技术难题。现在,西子联合控股集团已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杨华勇说,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是世界性的难题,合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一起闯过在国外被称为“死亡谷”的科技创新到产业化这段路。

  高校的科研大都只是做“0到1”的事情,而“1到10”“10到100”“100到1000”最好由企业的研发部门牵头与高校一起做,但大多数企业却期望从大学直接拿到“量产”的技术“钥匙”。杨华勇接下了“0到100”的工作。在与电梯制造企业合作的12年中,杨华勇坦言做了很多不该高校科研人员做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杨华勇主持的“电液比例节能型电梯液压速度控制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杨华勇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杨华勇回忆,从1998年他就开始在全国各个工地奔波,为那些“水土不服”的“洋盾构”看病,成了隧道里的“急诊医生”。“最初,企业进口的都是二手盾构机,施工中出现问题的概率非常大。等国外的技术专家到达现场解决问题的期间,企业消耗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杨华勇说。

  2000年,科技部组织了第一次针对盾构项目的联合论证。作为论证专家,杨华勇的态度坚定,力主推动国产盾构机的研发工作。在杨华勇的牵头下,浙江大学与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开展合作。

  2009年,天津地铁3号线营口道至和平路标段,首台国产复合盾构“中铁1号”以日掘进22.8米的速度在“督军街”赤峰道下潜行。它静悄悄穿过估价98亿元的“瓷房子”和张学良、段祺瑞等名人故居时,几乎检测不到地表沉降。同年,首台国产直径11.22米的“进越号”泥水盾构为上海世博会重大配套“打浦路越江隧道复线”工程画下了个完美的“弧度”——380米的最小转弯半径刷新世界纪录。如今“国字号”盾构已占国内年新增市场的70%以上,实现了重大装备“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杨华勇坦言,这些年边做科研边做关键技术项目,既要满足企业新产品研发的需求,同时还要一只眼睛“盯着”国外同行。“以前我们和国外有技术差距,现在作为科研大国,我们要从跟跑到领跑,难免会有失败,但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杨华勇说。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