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马健:朴素男人的心灵光合(图)
//m.auribault.com 2015-12-01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2010年,马健为300余名石景山区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说白了,这堂课的核心就是告诉您,不抱怨,积极面对人生,认真活在当下。”在北京顺义举行的一场《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的课堂上,马健穿着马甲站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前,没有坐在主席台预留的座位上。台下300多位观众大多来自社区,年龄和学历跨度都很大,马健索性讲起了大白话,连举例的人物都是“隔壁王二婶”。

  观众不时鼓掌,不时沉思,而马健两个多小时一口水也没喝——多年的广播电视经验,使他基本具备了主持人的这项基本功。

  马健重读高中后到了北师大,然后一路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做过中学教师、幼儿园英语老师、推销员,下过广东,甚至还在印刷厂做过“技术工人”……马健从来没有遮掩过去的波折,“朴素地说,不过是为了活得好一些”。

  由于经常作为电视台的家庭情感类节目的心理专家,马健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着摄像机风度翩翩的他,在聚光灯之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专车和助手,大多情况下都是一双运动鞋。讲完课把电脑往包里一放,背起双肩包先暴走一段,走累了就坐公交回家。距离访谈的地方还有两公里,他毫不犹豫地说:“我们边走边聊,就当散步吧。”

1 “这只是一个朴素的起点,没有什么情绪”

  如果非要给马健现在的状态找一个起点,只能从2007年北京电视台《谁在说》的“五一特别节目”说起了。

  2007年4月,马健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电视台《谁在说》的编导张媛。虽然不像是接到推销电话那样反感,但听完对方的简介之后,马健至少是“不感兴趣”。

  “那之前我接触过媒体邀请,录制了一期节目。”马健说,那也是某省级卫视的一档情感类节目,当期的核心是辩论爱情是否需要培训。“我本身说话就不是很快,虽然穿着张扬,但说话方式绝不是那种剑拔弩张。而且这个话题没有辩论的必要,我们只是说恋爱是门艺术需要学习,但有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完好地把握,这中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争论。”编导见马健在台上积极性不高,一个劲儿举牌示意:“说话!说话!”纠结地录完一期节目之后,马健就匆匆逃离了,就此在电视媒体上销声匿迹,只是偶尔给平面媒体写些稿子。

  一年之后的这通电话,同样没有提起马健的兴趣,但出于礼貌,他还是耐心听了下去。个案是这样的:初三学生刘某,学习成绩不错,有一个哥哥比他大两岁,现在正面临高考。刘某总是没有哥哥优秀,刚刚上初三的他在11月8日那天突然不去上学了。此后5个多月没有开口说过话,不剪头发不洗澡,每天光着膀子在自己的房间看电视,更没有出过家门。

  当时马健在北师大工作,主攻方向是青少年心理,这样的“问题学生”也算是极端个例,所以他边听边琢磨。

  “我们想做一期特别节目,可能现场录制一天时间。”张媛在电话里的这句话把马健迅速拉了回来:“一天时间!我当时刚刚引起的兴趣一下全没了,然后我就给她推荐了在其他节目经常做专家的一位师姐,并答应先给她打电话沟通一下。”

  没想到刚刚提起,就被师姐一口回绝:“这事不好做,谁也不会去的。你想想,万一去了,孩子还是没出来,这不是自己砸牌子吗?而且马健,我建议你也不要去。”

  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媛焦急万分。其时,所有拍摄准备都已经做好,第二天就要开拍了,如箭在弦。“马老师你能不能帮帮我,时间太紧张,我实在来不及找别的专家了,再说,咱俩还是同乡呢!”

  “我被她这一句话逗乐了。我当时也没啥名气,脸面扔地上就扔地上吧。”马健遂答应了张媛。

  12个小时的录制很顺利,虽然孩子最终没有走出家门,但借此机会,马健以专业的心理理论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家长也意识到了与孩子沟通时的很多错误。“至少节目的传播目的达到了,孩子能否走出来,要看之后家庭关系能否修复好。”

  特别节目一共制作了7期,在“五一”7天假期连续播放,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马健不断接到祝贺的电话,“对我来说更是一种鼓励。”

  马健说,他没有意识到,这个节目成为他人生新的起点,“但只是一个朴素的起点,没有更好或更坏的情绪在里面。”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