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基层代表眼里的工匠精神
//m.auribault.com 2017-03-15 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你是来找我的?”看到在住地房间门口蹲守的记者,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检验员许忠明代表脸上写满惊讶。得知想请他聊聊工匠精神,许忠明的表情立马放松下来,连说了几个“好”。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干工作比较‘钻’。”许忠明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操着浓重的嘉兴口音滔滔不绝起来。

  1986年退伍后,许忠明就当起了工人。机械厂、水泥厂、纺织厂都干过,1999年进入现在的公司当技工,一口气干到现在。刚开始跟着师傅做学徒,后来成了师傅带学徒。由于手艺好,又认真,被调到模具车间做检验员,现在是公司里名副其实的老师傅。

  工匠精神是什么?

  许忠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眯眯地从裤兜里掏出手机。他指着一张随意拍下的图纸照片:“你看,这是个翻边模的图纸,这个内孔直径的要求是10.96毫米,允许的误差是0.01毫米。”

  “这还算大的呢,我们有的模具要求误差是0.002毫米,又多了一个零!”许忠明自豪地说,公司里所有零件都是照着他检验过的模具生产出来的,所以他检验起来也格外的严。“差不多是不行的,零件生产出来是会出问题的。”

  与有着30年工龄的许师傅不同,浙江宁波维科家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员工杨晓霞代表是公司里的年轻骨干。

  她也是从生产线上做起,干的是家纺产品的缝制。

  “别人缝得很快,我比别人慢一点点,但是做出来的产品更好。”杨晓霞不紧不慢地说,她不愿意被检验员挑出毛病,所以哪怕再小的线头都会收拾得干干净净。

  有趣的是,只要厂里比赛,得第一名的都是她,而不是做得更快但不够好的人。现在她又当上了检验员。

  “我们既要求内在质量,也要求外观质量。”杨晓霞说起家纺产品也是如数家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外观上印花不能有白点,提花不能跳线,还有整烫啊,针脚啊,这些都包括在内的。”

  在杨晓霞看来,工匠精神需要员工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虽然我的认真跟我的性格有一定关系”,杨晓霞说,但是如果每个企业都注重工匠精神,那么每个员工都会有这样的意识。

  本报记者 刘园园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