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天,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画面:当选国家主席手按宪法郑重宣誓,承诺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为什么要增加这样一个庄严的程序?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仪式感。
回望5年前,习近平履新刚20天,就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强调“宪法高于一切”;4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他的讲话更透露出法治中国宪法至尊的执政思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018年2月24日,习近平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习总书记,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强调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实现人民热切期盼的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对宪法宣誓,显然极具以上率下的示范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利益多元,诉求不同,如何在同一面旗帜、同一个目标之下,聚拢国人士气,海纳百川,凝聚共识,携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不仅仅是执政党的智慧担当,更是人民的最大共识,是共和国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国,万流归源,正是宪法——新中国历经近70年艰辛探索,激浊扬清而成的根本大法。
中国的宪法具有充分的先进性,即便以世界眼光打量,也毫不逊色,体现了共和国不断反思、突破禁区、取法乎上的制宪和修宪精神,充分彰显了民主与法治。
我们曾经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在一些现实操作中,一些违宪行为曾经长期难以得到纠正,这如何能体现宪法的神圣与尊严?因此,尊重并落实宪法,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无法回避的重要前提。
今天,国家主席带头宣誓以维护宪法尊严;在此之前十八届四中全会定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教育;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的宪法宣誓制度;教育部也曾要求各级学校形成宪法教育长效机制,鼓励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凡此种种,均旨在确立宪法至尊地位,也是从各个层面维护现代法治文明的核心构成。从此,“宪法高于一切”,会凝聚越来越多的社会共识,并最终在司法实践获得充分落实。
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首先要知法懂法,知宪尊宪。国家主席面对宪法的宣誓镜头,让每位领导干部、每个共和国公民,甚至每个孩子,都受到浸润式教育,共同形成一个充盈着宪法至上的社会环境。国家主席都虔敬地尊崇宪法,那么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应对依宪执政不折不扣。今后,百姓也会更加熟知宪法,了解政府和司法机构不该做什么,自己有怎样的公民权利,洞悉执政界限不可逾越宪法,知道如何用宪法保护自己、监督权力。同时公民也将有所惕惧,尊重依法通过的行政要求,莫当街闹医闹环境——宪法由是深入人心,堪为法治中国奠基。
共和国宪法,是依法治国最堂皇正大的逻辑,是我们党最坚如磐石的执政基准,必须顶礼膜拜。
石赋德:以宪法宣誓制度铸造神圣的宪法信仰2015-07-02 |
宪法宣誓彰显为民服务执政理念2017-07-06 |
新华网评:新思想写入宪法是民心所向2018-02-26 |
人民网评: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2018-02-28 |
人民网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是一项光荣...2018-02-28 |
盘点:关于修改宪法内容建议的系列网评2018-02-28 |
新时代政治文明的新气象2018-03-05 |
新华网评:与时俱进的宪法,为法治筑基2018-03-12 |
宪法宣誓入宪进一步彰显宪法权威2018-03-14 |
新华网评: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2018-03-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