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政府工作正是一份利民实事目录
杨于泽
//m.auribault.com 2018-03-06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昨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报告建议的工作重点,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过路过桥费用、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农业人口进城落户1300万人,有媒体总结共有60项,其中大部分都是“利民实事”。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府工作重点变成一份利民实事目录,不是“利民实事”占据了国家议事日程,而是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落脚在多办“利民实事”上。曾几何时,经济增速很快,而人民的获得感可能不太强烈。现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已经成为党执政兴国的内在要求,“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成为发展的方法论。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有很多发展领域与项目,可能直接的目的是发展经济,但最终目的还是为民利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包括努力增加人民群众收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本身就成为发展的历史课题。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本身就是推动发展。

  每一件利民实事与民生难事,并不是政府“破费”那么简单,必须用改革与发展的思维予以解决。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涉及政府收支方面的安排,背后又涉及税制改革,甚至涉及政府事权调整。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根本的办法是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再比如,农业人口进城落户1300万人,并不是简单地给农业人口办个户口本,其前提是国家为进城人口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还涉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此观之,多办利民实事实际上就是要进入我国改革攻坚克难的深水区,是一道道改革动员令。改革的本质,是要调整上层建筑中那些与改变了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际上改革不只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些滞后的制度,现在已经成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拦路虎。利民实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多办利民实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发令枪。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利民实事不是政府任务清单的时髦点缀,恰恰相反,它是改革的路线图、政府工作目标和时间表。如果有地方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晰,那就多研究人民群众所急所盼,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心里有一本账。有了这本账,就不会缺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也自然有了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了,这本身就是政府工作的“成绩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