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赣州等古城能经历千年防洪考验,是诸多方面系统作用的结果,海绵城市理念也许只是其一,古城在选址、布局、防洪墙等方面的优点和经验,同样值得当下城市规划建设者思考和借鉴。
每年夏天,一些城市会被列入“看海”名单,今年这个名单上有武汉、南京、新乡等地。极端天气、超大降雨量、超强台风等是造成城市“看海”的首要因素,但面对城市内涝,我们也要思考:城市规划建设还能不能做得更好?是不是已经穷尽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笔者家乡是江西南部城市赣州,每年到了夏季一些城市遭遇“看海”,总能看到关于赣州的一些帖子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这些讲述赣州老城区因宋代排水系统福寿沟而千年不涝的帖子,每年夏天都要出来流行一番,变换着各种抓人眼球的标题,轻轻松松赚取一次又一次“10万+”的阅读量,引发网友们一片感慨和艳羡。
赣州老城的确有骄傲的资本。福寿沟排水系统由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彝规划建造,全长12.6公里,全用砖石砌成,沟内高近两米,采取分区排水原则,建成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福寿沟根据城市地形高差,利用自然流向,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为防江水倒灌入城,刘彝还根据水力学原理,在福寿沟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刘彝留下的这个千年水利工程,至今还在造福赣州人民。
其实,除了福寿沟,赣州城不内涝还有两大原因,一是城内由福寿沟连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池塘,起到了如同今天“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二是赣州古城城形似龟,江水环城而走,很少直接冲击城区,加之城墙由石头砌成,以铁水浇缝,城墙高大坚固,故少有水淹之虞。所以民间传说赣州是风水学上的“龟城”,甚至水涨城浮,是座永不被淹的“浮城”等。这些都说明,城市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设计、统筹考虑。
据了解,赣州不是唯一一座在防洪方面有特点的古城,安徽寿州、河北文安、广东潮州、湖北荆州、浙江台州等10多座古城至今仍起着防洪作用,其建筑思路对今天城市规划建设应有所启发。
令人欣慰的是,经历了多年的城市内涝之后,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年上半年,住建部也推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设市城市10月底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编制工作,经批准后予以公布。相信通过保证城市水系畅通、留足城市湿地,海绵城市当能扭转城市夏季频频“看海”的尴尬。
今天网友们艳羡防洪古城,其实是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一种期望和督促。值得注意的是,赣州等古城能经历千年防洪考验,是诸多方面系统作用的结果,海绵城市理念也许只是其一,古城在选址、布局、防洪墙等方面的优点和经验,同样值得当下城市规划建设者思考和借鉴。
熊丙奇:给大学新生查艾滋太简单粗暴2014-06-06 |
广州日报:防登革热:市民灭蚊,病源隔离2014-10-08 |
谭 敏:实现“零艾滋”亟须性教育补位2014-12-03 |
冰 启:防艾教育为何在学校遇冷?2014-12-09 |
陈 方:雾霾围城,应急预案为何不应急2015-11-10 |
刘武俊:防控家族式腐败已经迫在眉睫2016-01-07 |
高考要“防”住的是底线公平失守2016-03-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