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编外谈-正文
规范地名呵护文化基因
//m.auribault.com 2016-03-24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更多

事件回放

  有的城市有七八条建设路、公园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不规范地名的存在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规范现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将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3月23日《广州日报》)

●支持

  应该充分尊重民意

  “贪大、媚洋、求怪”,近年来,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曼哈顿”、“威尼斯”“加州”此起彼伏,让人不知身在何处。稀奇古怪的混乱地名,不仅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造成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

  地名是一个承载了大量个体记忆与情感的地方标识,也是独一无二的地方文化。每个地方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镌刻在斑驳的地名里,文化积淀、城市变迁都随着地名这个“活化石”若隐若现。据统计,人们日常使用的信息中,有8成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主要就是通过地名来呈现。然而,1986年以来,近30年的时间,我国约6万个乡镇名字、40多万个村名被遗弃,永远地躺在了故纸堆里。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随时光消逝不见,令人叹惋。

  改地名的动因归纳起来五花八门,图吉利、赶时髦图洋气、提高知名度,经济利益……不一而足。但不管出于何因,都对一地传统文化构成了破坏,也影响到了该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中,有一句话让民众眼前一亮,至今广为赞颂:“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意的语言抓住了城镇建设以人为本的核心。而《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则回应了人们对城市建设的美好期盼。传承和发展宜居文化传统,实现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缔造,重点整改有背离公序良俗、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规范地名,立足保护传承,充分尊重民意,钳制住任性和冲动,让地名文化在新型城镇建设中找到新的生存发展的土壤,进而守望乡愁与梦想。当悠久亲切的老地名维系住民众的记忆与城市的脉络,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共荣共生,“记得住乡愁”方不成为无水之鱼。 (王丽美)

 ●评判

  说“不”彰显文化自信

  对洋地名说“不”,此举是一项颇具社会意义的措施。叫停洋地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一次拨乱反正,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高度,彰显和焕发出中国式地名的魅力。洋地名固然洋气,但却不合乎“中”用。这是因为,每一个地名,就像一枚枚活化石,是历史的见证。地名一旦洋化,意味着历史将不复存在。为什么5000多年积累下来的中国式地名不用,反而崇洋媚外去起洋名字,这很值得有关方面深刻反思。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标签,是城市的名片,既反映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承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近年来,洋地名的泛滥,不仅让人费解,也损害了地方的文化特质。一项关于“你如何看待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为地名?”的调查问卷显示,高达92.9%的票数支持此项规定,认为洋地名让人眼花缭乱,应该多用体现本土文化的地名,不该崇洋媚外。由是观之,清理“洋地名”等乱象已是刻不容缓。

  时下,一边是洋地名的泛滥,一边是老地名频频消失,这种现象意味着历史文脉的隔断,城市记忆的褪色。此举具有推广价值。

  在笔者看来,洋地名充其量不过是“快餐式”文化,很大程度上地方取名“洋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则有害地方自身的发展。清理“洋地名”,体现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有助于重建国人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在地名上创造出属于中国式的文化语系。再者,清理“洋地名”,还将有助中国式文化勃兴。中国式地名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将主流的中国文化昭之世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让全世界都说中国话”,这是十分美好的愿望。 (黄春景)

 ●提醒

  为短视开发敲警钟

  类似的取洋名现象在各地颇为流行,它们的命名者自以为“高大上”,以此为噱头大肆标榜时尚、洋气,似乎取个洋名就能立刻身价倍增。

  乱改老地名,人为抹杀历史文化痕迹,其实也与开发有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或开发旅游产业等,将当地地名中的传统名称改掉,代之以更为简单甚至庸俗的名称,并自认为此举有利于地方发展。殊不知,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老地名,远比自以为“好听好认”的新地名更有吸引力,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开发旅游,老地名都更像是一个不朽的招牌,一些新地名则像是生硬的揽客手段,往往俗不可耐。

  另外,新地名重名多及老地名被弃,同样是开发惹的祸。一些地区开发中只顾开拓不管保护,将旧街老巷拆除后,连其地名也一并丢弃,随意地以新地名取而代之。这些所谓新地名大多只顾着简单、吉利等,因而重名现象严重,至于历史文化意义,这些新地名文化底蕴全无,更是无从谈起其历史文化价值。地区的地名文化脉络就此被人为切断。

  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开发必不可少,但如果开发只是一味抹去旧记忆,强行赋予新含义,必定是一种短视的粗暴开发。种种地名乱象,其实是为盲目短视的开发敲响了警钟。也许,短期内我们还感受不到地名乱象的更大危害,但一想到如不加以阻止,若干年后遍地“曼哈顿”、处处“平安路”的景象,总会令人不寒而栗。所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保护地名中的历史文化,使地名命名思路重归中华文化正朔,刻不容缓。 (侯坤)

●建议

  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国务院早在1986年就出台《地名管理条例》专门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遗憾的是,正是其后30多年间,乱改地名现象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了贪大、媚洋、求怪等现象。其背后,则是惩戒乏力,追责不力。

  地名的更改与否,改成什么地名,本当遵循一定程序,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尊重历史文化因素。但现实中,却很少有规范更改地名的情况,《地名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实际上沦为一纸空文。其原因在于,有禁止随意更名的规定,有禁止更改为外国地名的规定,却无相应的违法后果。

  民政部出台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虽然有“对擅自命名、更名或使用不规范地名的单位和个人,应发送违章使用地名通知书,限期纠正;对逾期不改或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者,应根据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罚则。但到底该如何处罚,却无明确标准,且民政部门对此无执法权限。

  规范地名使用,不妨实行分类管理。对行政区划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公共场所名称或涉及公共利益的区域命名,进行严格的程序约束,如设置公开征求民意,听证,专家论证等前置程序,提高更名门槛,同时对违规者给予行政处分。对住宅区、楼盘等商业化命名,则应在简政放权,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可借鉴广告法规定,从维护传统文化和公序良俗出发,设置相应的禁用词汇,对违规者给予高额行政处罚。只有和个人切身利益挂钩,才能让人真正重视地名文化。(史洪举)

 ●三言两语

  很明显,缺乏文化自信的浅薄文化观导致了地名失范。

  ——康红涛

  那么美的老地名逐渐消失,可悲的事情。

  ——王立庆

  没有有效的约束手段和政策依据,地名随便改,随便起。

  ——杨忠

  文化已然丢失太多,地名保护迫在眉睫。

  ——韩志军

  很多小区或楼盘的名称,都取决于开发商个人喜好,没有制约。

  ——许伟梁

  传统文化式微,在当前是个不争的事实。

  ——何俊云

  民族复兴,归根结底,体现为文化的复兴。

  ——张梁

  都对自己的中国式文化不够自信。

  ——韩梦琴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