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二维码
            
            
             吕 岩
            
            //m.auribault.com
            2017-09-01
            来源: 人民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贾 强 图
  如今,共享单车已成为不少人常用的交通工具。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这一趋势,设置骗局。他们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替换成假的二维码,用户扫描后,便会出现“二维码格式有误”“上次出行未锁车”等提示,进而被引导到诈骗团伙预设的相关链接或假客服平台上。用户稍有不慎,便容易遭受财产损失。这正是:
  “共享”陷阱坑深,
  扫码难辨假真。
  “客服”竟是钓翁,
  只待上钩路人。
             编辑:张苇柠
            
           | 假户口本2014-03-04 | 
| 吴秋余:放开后还要管得住2014-07-21 | 
| 人造鸡蛋2014-12-02 |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2014-12-23 | 
| 创意写作“抄袭门”考验审查能力2016-05-09 | 
| 不妨给食盐加上“放心证”2016-06-16 | 
| 割不完的“韭菜”2016-06-29 | 
| 圈点新闻2016-07-19 | 
| 圈点新闻2016-11-02 | 
| 圈点新闻2017-03-23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