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变陷阱
            
            
             张 凡
            
            //m.auribault.com
            2017-05-10
            来源: 人民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李宏宇 图
  “全额返款”“促销返现”“免费送”……在一些地方,类似的促销模式屡见不鲜。然而,有的商家却在促销合同中设置消费门槛,或是要求消费者办理消费贷款,或是要求加入小额贷款平台,让“免费领”变成了“贷款买”。有的甚至在促销活动后,卷款跑路,让馅饼变成了陷阱。
  这正是:
  免费幌子扬,
  背后陷阱藏。
  莫为利遮眼,
  不辨莠与良。
             编辑:张苇柠
            
           | 范德洲:戒贪与报警才是防骗最佳答案2014-07-25 | 
| 我在我思:天上掉馅饼?想得太美易“受伤”2015-07-09 | 
| 天上掉馅饼?想得太美易“受伤”2015-07-09 | 
| 宋军朋:双十一莫因吃“馅饼”掉进“陷阱”2015-11-12 | 
| 免费体检2016-03-29 | 
| “免费体检”2016-03-30 | 
| 对“投资陷阱”要提高警惕2016-04-01 | 
| “裸贷”2016-06-16 | 
| 60后爱“剁手”,别掉入陷阱2016-11-08 | 
| 网络陷阱2017-03-27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