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债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徐简
目前,回款难度大、电话催收欠款无效的任务被交给了从事上门催收的各类公司。回款金额30%、50%甚至90%的回报,让“上门催收”滋生了野蛮催收、暴力催收的乱象。共享汽车模式也被移植到催收行业,网上能够找到不下10款“互联网催收”软件。(《新京报》3月29日)
             编辑:张苇柠
            
           | 刘 亮:农信社不良贷款 不可“一卖了之”2014-05-22 | 
| 和静钧:建立救死扶伤医疗欠费的消化机制2014-07-08 | 
| 和静钧:建立救死扶伤医疗欠费的消化机制2014-07-09 | 
| 银行过度授信有舍娃套狼之嫌2014-11-19 | 
| 韩玉印:导游小费合法有道德绑架之嫌2015-08-27 | 
| 不能让“校园贷”绑架大学生2016-05-06 | 
| 校园网贷2016-05-10 | 
| 快评论2016-11-24 | 
| 高利贷绝不是什么“市场之善”2017-03-28 | 
| “高利贷”滋蔓之祸:民间借贷宜疏不宜堵2017-03-28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