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毒瘤
时 锋
//m.auribault.com
2017-02-28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近期,各地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批地下钱庄窝点,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据报道,近年来“地下钱庄”的犯罪触角已经从闽粤、苏浙、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延伸至新疆、青海、辽宁、黑龙江等省区市,犯罪领域涉及金融证券、外贸出口、房产建筑等各个产业,成为危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隐性毒瘤”,严重干扰国家正常金融秩序运行。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的猖獗,反映了上游犯罪的猖獗和相关市场需求的旺盛。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资金,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可能面临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风险。广大群众一定要通过合法、正规的金融渠道进行跨境汇款、汇兑等业务活动。 (时 锋)
编辑:张苇柠
王军荣:“要吃苹果自己买”应是常识2014-02-13 |
乔瑞庆:为“隐性就业”点赞2014-05-04 |
封寿炎:从年薪30万聘公务员说起2014-05-09 |
金 备:从隐性侵权看劳动者的困境2014-06-17 |
新华每日电讯:彻底清除企业融资的隐性成本2014-07-17 |
冯海宁:隐性融资成本亟待关注2014-07-18 |
中国教育报:“隐性就业”或成就业新常态2014-12-30 |
余丰慧:银行隐形收费变相压榨企业2015-09-09 |
堂吉伟德:校外拼命补课考验师德一票否决的...2015-12-09 |
“隐性歧视”2016-12-1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