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 陶小莫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开始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似乎更“拿不准”了。在此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被一路炒至数万元的“天价”。
被炒至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咨询费,再度印证了“高考经济”的疯狂。这些年,凡是和高考沾边的商品和服务,其价格无不挣脱了理性的缰绳一路狂飙。大数据填高考志愿被商家吹得神乎其神,但媒体调查的情况却是大数据分析实为营销噱头,咨询机构并无大数据库支持,真是骗死人不偿命。
高考志愿填报被一些人视为“第二次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承认,填报志愿也是技术活,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也有一定的专业性,让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孩子们无所适从。前些年,一些家长会越俎代庖,不大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志向而代为填写;这些年,专业咨询机构兴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私人订制”模式走俏。
无论是家长包办还是机构代劳,其共同的致命缺陷是考生本人没有主导高考志愿填报。此情况下,即使成功地进入了排名不错的高校和专业,对考生来说也未必是好事。高考志愿是考生认知和审视自我的良机,也是人生第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选择权应牢牢把握在考生手中。家长意见也好,大数据分析也罢,仅仅是参考。否则,一旦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未来为此遗憾的只能是考生自己。
“准大学生”已成年,在亲友和中学老师的帮助下,应该有能力面对这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世上最不靠谱的事情之一就是盲目把自己的选择权拱手相让。如果过于迷信咨询机构,被所谓的“大数据分析”“专家一对一服务”冲昏了头脑,很可能付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代价。说到底,考生才是高考志愿的主人,填报志愿的鼠标不能由别人掌控。
当然,这并非否认咨询机构存在的价值,只是提醒考生和家长多长个心眼,理性做出判断和选择。
赵 昂:高考是否有必要全民总动员2014-06-06 |
苑广阔:考生填报志愿还是要“兴趣为王”2014-06-13 |
苑广阔:状元向“钱”看我们要淡看2014-06-20 |
热门专业2014-06-20 |
科教时评:“两校同录”的积极意义2014-11-14 |
“两校同录”的积极意义2014-11-14 |
董洪亮:报志愿:跳一跳、稳一稳、保一保2015-06-11 |
从高考复读生减少谈制度改革的力量2016-06-07 |
天价高考志愿咨询暴露了什么2016-06-12 |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公益版大数据”2016-06-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