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救命钱被理财真相亟待廓清
重庆的余婆婆把5万元钱存到银行卡上,不想第二天钱就“不见了”,差点耽误治病。原来,这笔钱被莫名转成了“7日理财产品”。经过和银行交涉,这笔钱被退回余婆婆活期账户,不想没过几天,又被转成了另一款理财产品。对此,涉事银行表示自己并无过错,欢迎有关部门督察。
救命钱被理财,简直荒唐。目前,涉事双方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余婆婆一方表示对此毫不知情,协议签字、所留电话都不是余婆婆的;银行则说,这是余婆婆“自愿购买”。出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对银行公信力的负责,当地银监部门有必要立即介入,廓清真相。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银行不能掉进钱眼里舍弃了金融安全和优质服务。除了还原真相,此事也警示有关部门,加强银行业监督管理,杜绝业务乱象。
成绩不升反降切勿迷信辅导
今年2月,济南的张女士为儿子报名参加了一个“一对一”培训班,学费每天1200元,三个月共花费8万多元。但是,儿子的成绩不升反降,摸底考试时考了320多分,高考时却只考了317分。为此,张女士要求培训机构退还所有培训费,该培训机构则称,所签合同并无分数承诺,相关领导已去处理此事。
“天价辅导”,孩子成绩却不升反降,这放在任何家长身上,恐怕都会气得直跺脚。这也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真相:不是所有的钱花出去都会有“响声”,也不是所有的辅导都能换来高分。孩子成绩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上课的听讲效率、教师的授课方式、孩子的临场发挥……
此事怎么解决,自有双方协商,一个误区却不得不指出来:很多家长容易忽略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偏爱给孩子搞课外“加餐”,考前突击,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关注孩子的成绩,应该从校内学习抓起、从平时抓起。否则,花冤枉钱不说,还找一肚子气受。
华西都市报:紧急式“特殊照顾”不是制度化...2014-02-11 |
戎国强:阜平式扶贫之惑2014-02-11 |
赵 畅:“炸山引风”是什么招数2014-06-11 |
圈点新闻2014-10-22 |
温国鹏:被困求拍漠视生命安全2014-10-22 |
新华每日电讯:以更坚决的“驱霾”应对“霾...2014-11-27 |
戚 伟:面对生死,岂能“围观”了事2014-12-09 |
韩 睿:手拉手海中救人是见义智勇之为2014-12-10 |
王传涛:起名字也不宜太任性2015-04-23 |
拔掉“穷根”2016-04-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