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剜烂苹果”是鲁迅先生在《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下)》中关于文艺批评态度与方法的一个生动比方。原话大意是:以前文艺批评的做法常常是把有烂疤的苹果(指文艺作品)一下子抛掉。其实倘不是穿心烂,正确而有益的做法应该是“剜烂苹果”,这样可以明白作品的好坏,减少读者的损失。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了这个比方,认为“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寥寥数语,真是切中了文艺批评界的时弊!
“批评家的缺席”已成为当前我国文艺批评界的常态,让人惋惜,值得深思。普通观众为什么难以真正辨识《小时代》和《黄金时代》、《归来》与《三枪》的品质差别?一些盲目追求奢华场面和形式技巧而内容空洞无物的影视作品为什么能大行其道?除了外部复杂的社会因素外,“批评家的缺席”恐怕也是重要原因。这种“缺席”的首要表现就是文艺批评界不敢“剜烂苹果”。之所以不敢,根本在于正确价值观的缺失。
例如,有的批评家秉持传统的中庸之道,在作家与批评家、艺术创作与文艺批评之间搞“一团和气”;有的批评家把西方犬儒主义作为文艺批评的思想基础,观点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底线,不讲对错与美丑,无所谓高尚和下贱,甚至对世俗中的丑恶部分照单全收;有的批评家则接受当代商业主义的市场逻辑,“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例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床戏之多、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本应受到指摘,有些不负责任的评论文章却提议“不妨相信观众的眼睛”,这是典型的只看票房、销量、点击率或市场效应而患上了批评“软骨症”,缺乏的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以“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去评判和鉴赏文艺作品的批评之胆。
何为批评之胆?笔者认为,批评之胆就是批评家“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习近平总书记语)。只有具备这个批评之胆,批评家才不会迷失方向、放弃责任,才不会对那些形式溢出内容、感官驱逐理性、搞笑胜过幽默的文艺作品进行庸俗吹捧和阿谀奉承,也才能给急功近利的噱头“差评”,为精耕细作的精品“点赞”。
大众话题:城管网站被黑与沟通平台的缺乏2009-06-03 |
刘诚龙:别跟在伪意见领袖后面瞎嚷嚷2011-06-10 |
一周声音2011-10-14 |
周兴旺:苹果在中国为什么这么“牛”!2013-03-29 |
王一土:苹果公司更需要“法律评价”2013-03-29 |
赵丕聪:匿病者不得良医2014-09-22 |
干部“白吃苹果被通报”是小题大做吗?2015-11-26 |
李洪峰:感受鲁迅的温度和光辉2015-11-30 |
新民晚报:谁给了开发商填洱海造别墅胆气2010-04-14 |
新民晚报:谁给了开发商填洱海造别墅胆气2010-04-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