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场中印关系史上少见的对华政策大辩论正在印度全面展开。此次大辩论参与面广,政界、军界、商界以及媒体、智库等朝野人士均不同程度卷入;议题丰富,既有战略和政治安全层面的讨论,亦有对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期许;重点突出,通过回顾与前瞻中印关系发展,就如何看中国、如何看印度、如何看两国关系未来走向进行再思考。
涉华舆论:两种积极论调
此次大辩论中,涉华积极平衡、客观理性的声音有所增多。以下两种论调值得重视:
一是机遇论。主张视中国发展为机遇,积极支持双边关系改善。印知名学者库尔卡尼等认为,中国发展经验对印有重要借鉴意义,为包括印在内的周边国家带来巨大机遇。印是亚投行第二大出资国和最大资金使用国,用好亚投行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印改善自身基础设施和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印中同为金砖国家和上合成员国,在全球化、自由贸易、气变等问题上共同利益增多。十九大和两会召开后,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保持政策延续性,有利于实现“两个百年”长远奋斗目标,也为中印关系发展增加了确定性。中印关系改善将为印发展创造更多有利内外条件,印中应携手共创“亚洲世纪”。
二是平衡论。认为印对华认知应更加客观平衡,既要合作又要防范。《印度教徒报》等媒体评论称,当前中国地区和国际影响力快速增长,与中国对抗既不利于印自身发展,也将使印东西两线受压,不符合印利益。美并非可靠合作伙伴,印也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印需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开展合作,并在不同地区机制间寻求平衡。同时,中国实力增长使印周边外交压力倍增,印应增强自身国防和经济实力,重点拓展海上安全合作,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中印关系:三大积极变化
本轮印对华政策大辩论之所以出现更多客观理性声音,与当前中印关系总体积极向好、回暖升温的大背景有关,也反映出中印关系三大变化:
一是战略态势之变。当前印中实力差距不断扩大,中国GDP总额是印的5倍多。印媒自己也感叹中国GDP增长6.5%,相当于印GDP增长40%.印短期内赶超中国无望,自身实力与影响力均难与中国比肩。中国外交战略更加主动进取,积极引领全球化方向,推动周边区域合作与和平发展,彰显大国风范,亦使印相形见绌。尽管不少声音视中国发展与战略进取为挑战,但更多有识之士认为印应顺应世界发展和中国崛起大势,重视审视并调整对华政策,“放下面子”与中国搞好关系,以合作取代对抗。印中是搬不走的邻居,印不能放弃发展对华关系带来的机遇,更无法承受与华对抗所需付出的代价。
二是政府导向之变。去年9月中印领导人厦门会晤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重要战略引领,此后两国政府均致力于积极引导中印关系翻旧页、开新篇。莫迪政府希稳定中印关系,提升印大国地位。近期印政府持续释放发展对华关系积极信号:官方人士不断透露印总理、外长、防长等访华消息;发布禁止官员参与达赖集团活动指令,促其改变所谓纪念活动地点,对涉藏政策纠偏;要求隶属国防部的防务与分析研究所推迟召开“全球视角下的印中关系”研讨会,避免以印中新平衡为主题的会议出现涉华消极言论;官方涉华表态总体基调积极,强调合作沟通。中国政府在对印关系上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初见成效。时任国务委员杨洁篪、王毅外长去年12月分别访印,引导中印关系回稳向好。两国就涉藏、边界、马尔代夫政局等问题保持沟通,增进互信。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有关中印要“龙象共舞,而非龙象争斗”的表态在印引发积极反响。
三是舆论环境之变。去年洞朗对峙事件使印涉华舆论环境一度恶化,负面舆论“一边倒”。自中印关系转圜以来,在两国政府积极引导下,两国关系发展的舆论环境也有所好转,印涉华舆论总体基调有所回调。印政商学界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对华政策负面效应,纷纷建言献策,主张从长远战略考量和维护自身利益出发,稳定并发展对华关系。舆论环境改善与政府政策导向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互促进的态势。
未来走向:塑造积极态势
当然也要看到,此次大辩论依然有不少疑华惧华噪音。这些论调难以跳出地缘政治和冷战思维的窠臼,视中国为印大国崛起竞争对手,渲染中国战略和军事“威胁论”,指责印政府对华示弱、绥靖,主张与美日联手平抑中国影响力。中国政府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在加强对印关系积极引导的同时,也应防止印方在消极力量鼓动下出现反弹和新的问题。
但从总体看,此次印对华政策大辩论,对推动中印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正面意义。中方应对印调整对华政策、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的努力表示欢迎,呼吁印方相向而行,塑造并巩固双边关系积极发展势头。一是加强战略互信。与印方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共识,争取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避免相互猜忌、相互消耗。二是推动共同发展。强调中印双方应视对方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是伙伴而非对手,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三是妥善管控分歧。尊重彼此关切,照顾彼此利益,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管控敏感问题,消除误解和疑虑。
在笔者封笔时,看到新闻联播播放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的消息。这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又一积极迹象,也将引导印度朝野对华政策大辩论释放更多积极信号,有利于塑造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积极态势。(作者是中印问题研究学者)
哈里斯,让南海更紧张的美太总司令2016-03-04 |
美在南海攒“联合巡航”没那么容易2016-03-10 |
遏制中国崛起 印度未必心甘情愿2016-05-10 |
被西方惯坏的某些印度人又在撒娇2016-06-28 |
南方周末刊发年终长篇特稿:十八大以来这四年2016-12-26 |
中美若起贸易战,印度该做强自己2017-01-10 |
“亚非发展走廊”怼不上“一带一路”2017-05-26 |
中国可以打的牌比印度多得多2017-07-11 |
印度怕尼泊尔“亲华”是自寻烦恼2017-12-19 |
中日改善关系带着点颠簸启航前行2018-01-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