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图灵奖得主、贝叶斯网络之父朱迪亚·珀尔撰文批判当前机器学习的理论局限。他认为,当前的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完全以统计学或盲模型的方式运行,不能作为强人工智能的基础。
珀尔的观点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被机器学习所主导,而机器学习最大的问题是解释黑箱——即便机器可以得到相对优化的结果,然而由于神经网络中隐层的存在,就算是科学家也无法对结果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珀尔希望通过构建新的结构因果模型,为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一条新路。
这种算法黑箱有可能导致“算法暴政”。换言之,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会主宰人们的生活和决策,然而由于普通人对算法一无所知,并且科学家也无法打开算法的黑箱,那么这种算法对人类生活的主导将是危险的。
这种危险或许可以用“赛维坦”来描述。西哲多用传说中的怪兽“利维坦”来形容能量巨大且无法无天之人或国家。如果不加限制,科学也可能发展成为无所不能的怪兽,从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强大影响。值得担心的是,带领人们走出落后的“赛先生”,会不会变成人们无所抗拒同时又无能为力的“赛维坦”。因此,发展人工智能和创新技术的重要原则应该是驯服“赛维坦”,即让科技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人类为科技服务。
笔者认为,以驯服“赛维坦”作为起点,人们不妨来一点“赛托邦”的理想,即寄希望于对科技的高效和正确使用,使其对人们的生活发挥出更有利的影响,释放科技所具有的实现社会富足、促进人类群体之间充分沟通、完善弱势群体的补偿与救济、实现人类自由解放和提高社会整体和谐的巨大潜能。
然而,就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赛托邦”的理想仍比较遥远。美国一直处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前沿,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的两种主导性的文化却难以服众:一种是宣扬技术导致世界末日的悲观态度;另一种是宣扬极少数技术精英控制世界的“技术超人论”。这两种文化使得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缺乏引领世界的文化基础。从这方面看,中国文化的多元统一以及和谐共存理念,倒是为人类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方案。
当以“善智”为发展目标,人工智能才会使人类社会进入“赛托邦”,让科学技术进一步为人类社会服务,创造出更多的商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增加人类社会的和谐,并让人们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
张田勘:机器人记者来了,记者会失业吗2015-02-04 |
余建斌:微信支付·苹果手表 2015-04-27 |
中工时评:建设制造强国,培育技术工人2015-06-30 |
陈星星:我们会被人工智能打败吗?2015-11-05 |
喜见两会科普新气象2016-03-14 |
不必为输给机器人而失落2016-03-17 |
发展有助于人类的人工智能2016-06-21 |
人工智能:机器猫,还是终结者?2017-11-02 |
人工智能呼唤全球治理2017-11-03 |
盘点:乌镇·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改变生活2017-12-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