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北欧银行“机器换人”裁员5000人,到阿尔法围棋横扫中韩顶级棋手之后又被新版本“碾压”,人工智能给人类心理带来的震荡一波接着一波。
作为“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得到更大发展,也将会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另一方面,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升级的速度快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新,正全方位、加速改变着人类生活。如果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应对不够及时,也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一系列隐患乃至冲击。
60年前,人们还把电视看作高不可攀的高技术产品;30年前,互联网的普及还被认为是异想天开。新技术发展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速度总是超出人们的估计,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在这方面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鼓励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其可能产生的挑战尽早进行应对的声音,也在逐渐增多。
科学家霍金曾警告人工智能有可能“毁灭人类”,如果说他的言论尚是有争议的“远虑”,那么人工智能与人类抢饭碗则是切实的“近忧”,北欧银行大幅裁员只是众多例证之一。
还有其他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隐患的讨论,也并非完全杞人忧天。比如,智能武器不计后果的开发,会否最终引发失控危险?人工智能的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发展,会否让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成瘾”,从而让正常的人际关系更加疏离乃至冲击正常的人类伦理秩序?
及时跟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潮流,对可能形成的负面冲击提前进行探讨和应对,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相比于生物技术、核技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受到的监管和规范很少,几乎处于空白。
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已开始就人工智能可能形成的负面效应进行研究并谋划应对措施。联合国即将在荷兰海牙启动一个监视人工智能发展状况的机构,防范包括大规模失业、有组织犯罪等风险;美国有大学推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计划。
中国政府在今年7月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作为负责任大国和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国愿意也能够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良好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这是一项国际共识,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全球治理呼声增多的重大背景。各国政府、研究机构等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开始进行合作,已势在必行。
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和讨论,只是刚刚揭开了“智能时代”全球治理大幕的一角。对于这一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基础能力,人类社会有必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因为未雨绸缪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思想的尊严只属于人类2016-03-14 |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2016-07-28 |
用互联网创新开启美好新世界2016-11-16 |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2016-11-17 |
【网络强国】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中国主张2016-11-18 |
【专家谈】因为人,互联网将源源不断地创新2016-11-21 |
人工智能,行走在法律的风口浪尖上2017-03-07 |
期待人工智能的“中国时刻”2017-03-08 |
全球化呼唤新理念新动力2017-03-28 |
为“一带一路”创造更多的绿水青山2017-07-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