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可以说,健康是“扶贫的根本、脱贫的关键”。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为使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让非贫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脱贫群众不再因病返贫,我们以“健康套餐”助力脱贫攻坚,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普惠城乡居民的大病救助办法。同时,在“治未病”上下功夫,努力切断贫困与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抑制未来因病致贫、返贫的人口增量。
推进健康扶贫,得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此,我们构筑了健康扶贫“五重医疗救助保障网”,在全省统一的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基础上,新增“县市区兜底至90%”和“普惠城乡居民的大病救助”两重保障机制,从以往的“小病变大病,大病要人命”转变为如今的“有病敢于治,治病少花钱”。同时,开展了“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即“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推进健康扶贫,重要的是让群众“少生病”。贫困地区患病人群中,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占有相当比重。“预防胜于治疗”,我们用健康扶贫统领卫生计生工作,注重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构建“政府主导、卫计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推进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工作。比如,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向贫困人口宣传卫生保健常识,举办保健防病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强化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结核病、布氏病、艾滋病等制定了“一病一策”专病专防实施方案,有效防控地方病、传染病的蔓延与扩散。
让群众“少生病”,还得让群众“敢看病”,就要不断降低医疗成本。因此,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我们狠抓医改“牛鼻子”,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全面取消“以药养医”,降低医疗成本。一方面,通过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优先选择报销目录内的诊疗项目和优质低价的药品耗材;另一方面,落实和推行单病种定额收费和定额支付,提高医疗机构控制医疗费用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带量采购、量价挂钩,规范购销行为来降低药品、耗材成本,切实降低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扶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长期任务。让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坚实的健康保障,我们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肖 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014-01-30 |
安传香:为“政府责无旁贷”叫好2014-07-15 |
专家热议“十三五”社会体制改革2015-11-10 |
从战略全局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2016-03-11 |
高考来了!但那不是生活的全部2016-06-07 |
以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2016-11-16 |
南方周末刊发年终长篇特稿:十八大以来这四年2016-12-26 |
让受助者有尊严 让懒惰者没空间2017-02-14 |
中国人肥胖率持续攀升的警示2017-05-26 |
“超级红娘”相亲法则是社会风向标2017-05-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