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出境游市场急速膨胀过程中,很难避免“成长的烦恼”,既不该无视,也没必要过分焦虑,逐步形成一个共赢的良性循环才是要害。
国家旅游局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1.2亿人次,出境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在中国游客“走遍全球”的同时,出境游市场也发生了不少让人闹心的事。此前,中国游客在泰国餐厅“铲虾”引来热议,涉事餐厅回应称是两年前视频;韩国媒体曝光,一些韩餐店只接待中国团体游客,海鲜居然是2013年出产。
出境游在中国越来越火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不和谐的声音也屡有出现。一方面,有的中国游客形象不佳,不文明举动让人汗颜;另一方面,一些外国旅游从业者把中国游客与“人傻钱多”画等号,搞区别对待。总之,无论是中国游客自身,还是外国从业者素质,貌似都离不开一个“乱”字。
看到这些新闻,首先要避免先入为主,更不能拿“素质论”来妖魔化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上亿,国人脚步遍及全球,中国的出境游规模,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在这样的一个大群体下,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并不奇怪。更何况,一些新闻事件有其内在原因,比如有亲历“铲虾”的游客澄清此举与旅行社安排不当等因素有关。无论如何,过于随意地将个别案例上升为“中国游客”的整体形象,有失公允。反过来,当个别现象被无限制放大,也会强化外界“中国游客素质差”的偏见。因此,理性看待出境游中的种种问题,少一些自黑心态,非常重要。
这并非否认问题,而是防止问题夸大、失真,导致人们弄错了讨论的焦点。有的中国游客确实做出过不文明行为,有的也确实因出境经验不多而受骗挨宰。但与其拿“素质论”说事,与其拿“人傻钱多”来说事,不如说是中国出境游市场急速膨胀过程中,很难避免“成长的烦恼”。
不必将这视为洪水猛兽,出现这些烦恼反而正说明,成长正在发生。刚刚有钱有闲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与刚刚习惯为中国游客服务的外国旅游业,都需要相互适应、相互了解,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共赢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国人的文明素质在提升,中国游客的形象也自然会好转。上世纪60年代,日本游客在世界上的评价一度很差;十几年前,韩国人出境游人数猛增时,给旅游国家的印象也不太好;甚至是来自发达国家的美国游客,也常被打上“粗鲁”的标签……中国游客在走向“国际范”的路途中,未必就能独善其身跳过这一阶段。近年来,国人整体的文明素质在不断提高,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日常生活中还是出门旅行中,不文明现象都有望逐步减少。
另一方面,我国出境游人群越来越关注消费体验,个别国外旅游从业者再“看人下菜”恐怕行不通了。有相关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出境游重点开始从扫货转移到更加关注消费体验。从“买买买”逐步过渡到深入体验、个性化的自由行越来越普遍等,充分显示中国游客对出境游不再陌生,越来越“会玩”。国外旅游从业者也必须跟上中国游客的转变。如果以前出国只是为了看风景、品美食、买奢侈品,那么今后会越来越看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不会再被轻易糊弄。若再有国外从业者“看人下菜”,最终受损的只可能是当地的旅游业。
对国人出境游遇到的种种问题,既不该无视,也没必要过分焦虑。越来越“国际范”的中国游客,也应当得到货真价实的“国际范”旅游服务。如此,国人的出境游才能游得舒心、优雅。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南要做怎样的示范?2010-02-24 |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南要做怎样的示范?2010-02-24 |
李 丽:谁教会了范斌们简单粗暴2011-04-25 |
中工时评:有效扼制出境游中的不文明之风2013-08-02 |
国人走出去看世界 世界也在看中国2013-08-07 |
国人走出去看世界 世界也在看中国2013-08-07 |
洋地名,起不得?2013-10-09 |
中工时评:中国游客的国际形象并不坏2015-09-08 |
复兴的中国赢得应有的尊重2015-10-09 |
焦 翔:生命至上,祖国是强大后盾2016-01-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