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的阴影,困扰着我国钢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新一轮重组应该是市场化的减量重组,在规模上实现“1+1<2”,但在竞争力上要做到“1+1>2”
当前,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不少与会者呼吁推进新一轮兼并重组,以提升行业集中度,解决困扰钢铁业多年的结构失衡、恶性竞争等“老大难”问题。
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钢铁日均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2月以来,每周的高炉个数开工率和容积开工率呈现环比上升。今年以来一些钢铁产品的价格反弹,直接刺激了钢铁厂复产的浪潮,使得去产能形势愈发严峻。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贡献了全球粗钢产量增量的约80%.由于我国钢铁业规模过度扩张,企业集中度较低,导致行业恶性竞争不断加剧,结构失衡矛盾愈发突出。“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钢铁行业前10家产业集中度达到60%;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从2010年的48.6%降到了2015年的34.2%。
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的阴影,困扰着我国钢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成为钢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一方面,钢铁业是很多地方的经济支柱,“尾大不掉”,地方政府不得不对一些“僵尸企业”输血以勉强维系生产,使得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失灵;另一方面,一旦去库存效果阶段性显现,钢价有所回升,很多已经停产的钢厂就可能重新开足马力生产,为新一轮产能过剩埋下隐患。如此一来,去产能往往是无功而返,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的泥淖难以自拔。
因此,必须将兼并重组作为钢铁业去产能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巩固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取得的成果,严防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在行业困难的时候,兼并重组的阻力会更小,应该利用好难得的窗口期推进改革。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局面都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也不会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措施,这为解决行业集中度过低问题提供了机遇期。
从世界钢铁业去产能调结构的措施来看,无一例外都采用了整合、重组策略。如欧盟在第二轮达维尼翁计划中达成一致,不对效率低下的企业提供补贴和中央财政支持;欧洲各国着力消除行业退出壁垒,推动生存下来的钢厂兼并。通过重组出清“僵尸企业”,才能释放出更多的资源,用于钢铁业技术进步、节能环保和转型升级,提高我国钢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前些年开展的一些钢铁业兼并重组,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一些整合限于省内资源,有些还是以亏损企业重组盈利的产能,因而不被市场看好。因此,即将展开的新一轮重组应该是市场化的减量重组,在规模上实现“1+1<2”,但在竞争力上要做到“1+1>2”。同时,应将兼并重组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起来。
去产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我国钢铁业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要按照中央“兼并重组改造一批”的要求,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作出取舍,去产能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钢铁业才有希望走向新生。
邓辉林:好好发言不简单2014-04-23 |
婚变需报告创新监管方式2015-02-04 |
将“重霾高危”提升为“健康中国”的通识2015-12-04 |
烟盒不印警示图,究竟“怕”什么2016-03-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