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鼓励技术入股,刚听到这个政策很兴奋,可一操作发现真费劲。”国务院督查组在沈阳召开企业座谈会时,一位国企负责人直言。
为啥?“只有政策性文件,没有实施细则,措施不配套,政策难落地。”他解释:现在公司正申请上市,按规定,发起人股东数不超过200人,可公司高级工程师就400多人,让谁入不让谁入?还有,作为国企,技术怎么入股、比例多高,没有明确界限。一旦走出这步,要是说你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谁担得起?政策卡壳,机制不活,留不住人才,难搞好创新。
创新力不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短板。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有创新能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专利的不足40%。督查中一些地方反映,“原字号”、初级产品比重高,高新技术产品少。不少企业处于“高端产业的低端”,产品单一,利润微薄。吉林化纤负责人说,论碳纤维的原丝生产技术,他们是世界一流,但下游企业局限在鱼竿、自行车等低端产品。一边是高端市场缺口大,一边是低端市场过度竞争,行业产能大量闲置。盼创新、快创新,企业挺着急。
是技术差距,更是体制积弊。政府的手伸得长,市场的手就变短,企业只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统得宽、管得死”,捆住了企业手脚。过去企业日子好过,不想创新,现在处境艰困,难搞创新。一位研究所科研人员说:“许多成果在本地长期睡实验室,而南方企业却主动上门花钱买。”长期市场机制不完善、创新体系不通畅、分配制度不合理,老工业基地累积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正逐渐削弱。据统计,东北三省每年流失的人才约200万。
对于创新驱动,全社会已有共识。补创新短板,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与创新的需求仍有距离。督查中,有企业说,奖励性、补贴性举措多,改革性举措少,没有触及深层矛盾;有的说,缺乏顶层设计,政策交叉重复,操作性差,不接地气;还有的说,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政策缺乏有效衔接,部门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走出了“最先一公里”,却没到达“最后一公里”……这说明,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远未扫除,改革还不到位。
新常态下,有挑战也有机遇。传统产品举步维艰,高新技术产品却长袖善舞。比如,依托哈工大技术,博实机器人搭上工业4.0快车,畅销全国,走向世界。而一个哈工大科技转化平台,就发展出30多家机器人企业。记得博实公司董事长邓喜军说过一句话:“老工业基地有工业基础,科研院所、高校云集,这里不缺滋生创新的土壤,营造好的制度环境比补贴更重要。”
企业是创新主体,真正的创新不是政府规划、奖励出来的。支持创新,政府要调整“错位的手”,多听听企业呼声,找准创新中的痛点难点,对症下药,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确保更多的创新政策不仅落地生根,还能开花结果,最大限度激发第一生产力。
孙明泉:重塑消费者信心关键靠什么? 2011-01-17 |
匡贤明:怎么样让改革落地 2014-06-12 |
张 强:以督查促进“上下对称” 2014-06-26 |
黄 涛:督促地方政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2014-07-01 |
顾仲阳:督查促对接 合力解两难 2014-07-22 |
南京日报:在“企业之所盼”上多下功夫 2014-08-01 |
王子墨:真督实查让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014-12-02 |
栾笑语:让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2014-12-04 |
子房先生:大众创业:激活全社会每一个细胞 2015-03-07 |
全球科创中心:历史和未来启示 2015-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