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下放“飞行模式”审批权是多赢之举
王甄言
//m.auribault.com 2017-09-20 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以一纸“禁令”约束乘客,解决飞行安全问题简单了,但航空公司的服务主动性丧失了。把“飞行模式”审批权下放给航空公司,有利于促进航空事业发展

  18日,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透露,《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已发布,将于2017年10月起实施。根据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此次修订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9月19日《北京青年报》)。

  新“航规”把在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审批权”下放给航空公司,有望结束“飞行全程禁用手机”的局面,这是好消息,有利于实现多赢。

  首先,这是国际竞争趋势。当我国航空公司还在严格要求乘客“关闭手机电源”时,外国一些航空公司的航班却通过飞机提供WIFI,允许乘客将手机设置到“飞行模式”,然后可以“全程使用手机”,并不影响飞机起降和飞行安全。在这样的语境下,简单“禁用手机”就没有国际竞争力。国内航空公司改变这种局面,才能与外国航空公司竞争。

  其次,对乘客有利。在信息化时代,资讯千变万化,有时候谁最先掌握信息,谁就能在商业竞争中胜出,所以很多乘客视信息为财富,但当乘客上了国内飞机后被迫关闭手机,没办法及时获取信息,是非常伤脑筋的事。如果航空公司注重乘客利益,想办法克服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电子干扰,让乘客在飞行途中享受不一样的信息体验,对乘客有利,也更加吸引乘客,何乐而不为?

  第三,促进民航事业发展。以一纸“禁令”约束乘客,解决飞机飞行安全问题简单了,但航空公司的服务主动性丧失了,也就变懒惰了,不需要想办法解决电子干扰问题。而当民航局把“飞行模式”审批权下放给航空公司,就能激励航空公司从技术和设备方面着手,主动解决“飞行模式”问题,克服飞行过程中不能使用手机的矛盾,对乘客的吸引力增加,也促进航空事业发展。

  第四,做大航空利益蛋糕。据报道,2017年民航空中WIFI旅客潜在消费市场预估为24.5亿-84亿。具体依据是:2016年旅客总运输量4.88亿人次,国内航线运输旅客4.26亿人次,港澳台与国际航线运输旅客0.62亿人次。乐观估计当国内航线WIFI定价为10元/次,国际航线WIFI定价100元/次,估计分别有60%、80%的国内国际航线旅客预订空中WIFI,可以计算出2017年空中WIFI市场乐观收入,大约有84亿元。据悉,改装一架飞机花费450万元,2016年民航在册客运飞机2950架,改装费大约132亿元。预计1年半多一点时间可以回本。这可是巨大的利益蛋糕,可以好好利用。

  “飞行模式”审批权下放,民航的发展空间扩大,发展机遇也来了,值得肯定。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