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秋节即将来临,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打着“纯手工无添加”私房月饼刷屏了。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将网购的4样不同的自制月饼送检,有2样检出了甜蜜素。记者采访还发现,私房月饼的制作者多没有相关的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资质,食品质量全凭良心把控。此外,一些卖家是在市场上购买手工月饼的馅料,并非自己调制,难以达到真正“无添加”。(9月7日《新京报》)
中秋节快到了,私房月饼上市本应是一件好事。可问题是,这些私房月饼并非制售者所吹嘘的“纯手工无添加”那样令人放心,而是令人提心吊胆的地地道道的“山寨货”,或者说可以当之无愧地称得上“问题食品”的新变种。
据了解,这些私房月饼往往包装上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及食品标签,属于典型的“五无”食品。尤其可怕的是,一些制售者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购甜蜜素代替白糖。殊不知,甜蜜素的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超标的食品,就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由此看来,所谓的“纯手工无添加”,不过是“逗你玩”、“骗你没商量”,根本当不得真。然而,许多时候,消费者又没有孙猴子的火眼金睛,怎么能轻易识破不良商家坑蒙拐骗的伎俩?可怜的是消费者,自己成了钱多人傻的冤大头也不知道,还真以为是买到了正宗货呢,万一再吃出个病来,岂不更惨!
可以说,不法商家“挂羊头卖狗肉”捞黑心钱的智慧,早已赶超春晚小品里的忽悠功夫。也不知道,,不法商家的这种“专业精神”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么多年来,“问题食品”之所以屡禁不止,,不法商家一味逐利、道德血液缺失自然首当其冲,但监管之松懈、处罚之轻微才是根本性原因。
无疑,要让消费者规避隐藏在私房月饼中的消费陷阱,光靠商家的良心发现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还得靠铁腕执法、铁面问责这个“杀手锏”。也就是说,重典、重拳除了落在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奸商身上,还要落在相关监管者身上,让有法不依、有责不负的官员不但被摘乌纱帽,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许这样,类似“山寨私房月饼”的“问题食品”才会销声匿迹。
徐 扬:十问“钱去哪儿了”:呼唤阳光透明...2014-12-26 |
王君权:Noma餐厅,这境界或许是我不懂2015-01-16 |
范正伟:看公务员涨工资应避免“两个主义”2015-01-26 |
燕山快笔2015-06-19 |
燕山快笔2016-04-14 |
网上 “私房粽”热卖监管必须上线2016-06-08 |
私厨若“禁止创新”共享经济怎么办?2016-07-22 |
私房月饼“出事”,监管不能打盹2016-09-08 |
“私房月饼”2016-09-08 |
微论2016-09-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