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清华教师都被骗千万骗子面前谁能幸免?
朱昌俊
//m.auribault.com 2016-09-0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更多

  8月31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在网络上热传,引发网友关注。通报称,8月29日晚上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记者向海淀警方求证属实,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具体情况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通报。 (法制晚报)

  堂堂最高学府的教师也会被骗,且被骗的还不是一万两万,至少戳破了两层社会对于诈骗的认知幻象。一来,被骗与否,真的与个人“智商”和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二来,在“骗子”眼中,下手目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利益考量。

  事实上,在一个蕴藏着高受骗风险的社会,将个人的被骗上当归咎为贫穷和无知,要么是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化,要么是智力上的懒惰。这种对于受害者的“自身原因”的强调,既显得冷漠,也回避了这样一种客观事实:从来没有哪个社会骗术的消除,是单靠被骗者个人素养的提升来解决的。一个正常的社会恰恰是应该可以让人放下不必要的心理戒备,而非设置过高的警惕阈值来抵抗外部风险。

  诈骗已经非简单意义上的个人偶然作案,也非专门针对某个人群,而是呈现出企业化、产业化、大撒网的特征,并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涉及个人信息、电信安全等多个领域。面对这样一张高度专业化和普遍化的骗术网络,如果仅仅只是苛求个人提高警惕,显然无异于缘木求鱼,也削弱了公共部门对于防范和惩治电信诈骗犯罪所应该负起的责任。

  电信诈骗精密化和普遍化的背后,是社会治安和秩序维护的新转向。在信息社会,对于社会安全秩序的冲击更趋精密化与隐蔽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就体现为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的诈骗。但目前无论从公共治理,还是从社会观念来看,对这种转变的认知与行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

  电信诈骗,本质是信息社会的犯罪。要从根本上遏制这一犯罪的蔓延,只能依赖于公共防治网络的缜密化。这既包括对于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也包括相关预防体系的建设,比如信息安全的保障,安全责任的落实,防骗教育的跟进。且由于这一犯罪所牵涉到的诸多领域的失范,对之的应对,仅仅依靠公安部门是远远不够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公共部门对它的危害性与现实发展程度是否有足够的预判。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