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以国际视野增强理论自信
//m.auribault.com 2017-11-27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 更多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号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理论自信。有比较才有鉴别。增强理论自信,既需从历史维度纵向检视,又要以国际视野横向比较。以世界眼光观察中国奇迹、中国方案,反思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感悟中国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威力,我们更有理由、有底气笃信中国理论坚定前行。

  马克思主义命运“大预言”的中国验证

  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东、西方各有一个著名预言。一是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1989年在《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中,作出“摒弃马列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消亡的所谓“大预言”;另一是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中国南方所作谈话中作出预言:“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在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奇迹”的背后,是观念的变革、理论的飞跃和战略的升级。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持续升温,并日益从表面的经济快速增长深入到深层因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理论。集中体现中国理论最新成果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2014年9月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目前已出版21个语种,累计发行642万册,发行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作用,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巨大价值,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认同和信仰。

  中国的发展超出唱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预言家的想象。曾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不得不修正其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今天回头来看,邓小平的科学预言,显然快速变成了事实;布热津斯基等人把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的失败硬说成“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则被中国奇迹证明只是一厢情愿的无稽之谈。

  列宁曾说:“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对马克思主义两种预言的相反结局,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因诋毁而遭削弱的强大生命力和真理威力,也昭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理性选择。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诚然,在新的征程上,马克思主义还要在新的实践中经受新的检验、获得新的发展。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历史的重要启示。

  “全球性问题”的中国答案

  理论的提出源于问题,理论的魅力和感召力来自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和解决矛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驾驭中国航船的科学方法论,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破解当代“中国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接续解答“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等中国问题,探索并最终找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从根本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着眼解决当代中国问题而创立的,也是在持续解答中国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中国问题,往往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各国在发展进展中面对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性问题、全球风险和霸权主义,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挑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相联,“中国问题”与“全球性问题”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国际社会对中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德国外交政策组织研究所所长桑施耐德说:“没有北京的参与,任何全球性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解决好本国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全球性问题,也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到“中国梦”的引领,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实现强军目标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从改革开放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等。这些被称为“中国经验”的成功做法,凝结着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和近70年的执政经验,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卓越答案。对这些“中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能够更好地洞悉纷繁复杂的国际大棋局,切中当代人类发展困境,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独树一帜、科学可行的中国模式。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际体系变革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稳定的助推器,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增强理论自信也就越有充足的底蕴。

  “中国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新高度,把当代全球治理策略提高到新水平,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领性、独创性,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精神。2015年9月,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指出:“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新飞跃、行动新指南、斗争新武器。同时,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体现了国际共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心声,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战乱、贫穷、共同发展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根本之道,为世界和平贡献新动力,为全球发展描绘新蓝图。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上,中国理论在与其他治国理政理论的交流互鉴竞争中显示出比较优势。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在这样大规模的国家快速推进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开辟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打破了对西方发展道路的迷思。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坦言,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不同,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新“现代化模式”的崛起。提出“北京共识”的雷默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认为:“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从国际大视野看,增强理论自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迫切需要,是破解世界和平与发展难题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胜过一切“雄辩”,它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宣言。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