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变动的世界需要中国声音
文森
//m.auribault.com 2017-02-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赴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为当下复苏乏力、充满变数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与日俱增的世界影响力。

在扑朔迷离的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中掌握主动

  进入2017年以来,当前世界经济面对的是低增长、低投资、低贸易、低利率、低通胀,主要经济体还在寻求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弱势再平衡。由此引发的贸易战、货币战、利率战,使主要经济体为各自利益角逐而阻碍了世界整体经济实现新的动态平衡。

  这一不确定性来自美国新政的无序走向。美国新政府的“逆全球化”政策,是人类经济思维的一个大倒退,特朗普若真的“一意孤行”,未来世界经济恐怕将生出很多变数。

  这一不确定性来自欧盟脆弱的盟友结合。随着欧洲许多主要国家大选年的到来,欧洲政治经济板块面临新的调整,直接影响并不牢靠的现有欧盟经济框架。欧元经济屡遭冲击,欧洲老龄化困境日渐缠身,主导欧盟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各打地缘政治算盘。

  世界图景可谓浮云缭乱、暗流涌动,种种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迹象频繁显现;与力量权衡、地缘政治、外交风波等直接相连的地区冲突,仍在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对于如此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乱象,究竟该怎么看?一些西方大国将战乱、冲突、地区动荡导致的难民危机,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金融监管严重缺失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视为经济全球化“惹的祸”;将内在的矛盾和问题也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

  如何全面看待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但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客观把握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一面”,无疑是今天最重要的世界性课题之一。对待经济全球化,不能把它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消解其负面影响,让它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其走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勇敢迈向世界市场,曾呛过水,遇到过漩涡和风浪,但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学会了游泳,并获益于经济全球化。这就是最好的实践注脚。

以构筑包容合作共赢治理新秩序塑造新领导力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区域发展失衡、贸易长期低迷等问题,既要有分析问题的智慧,也要有变革创新的勇气和行动,更要有一种应势而为、敢于担当的新型领导力,从而能够尽快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增长的困境、突破发展的瓶颈。

  以创新发展应对各种矛盾。当前经济运行尚处于“康德拉季耶夫大周期”的下行阶段,走出复苏通道尚有一个过程。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出现越来越多的颠覆性革命性技术,预示着时代变革更替的到来。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的前夜,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正在召唤着我们。科技革命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动力,必将对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和人文需求带来巨大影响。人类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寻找到发展出路。

  以合作共赢消弭各种差距。现行的全球治理机制是二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性问题的新形势,特别是许多全球规则或机制的“非中性”色彩逐渐成为少数既得利益国家或国家利益集团的工具。同时,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属性也带来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者”日众。因此,无论是经济大国,还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亟待秉承平等、合作、责任、规则的精神,通过广泛协商和平等参与,寻求利益切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推进形成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新规则,应对气候、环境、网络安全、金融外部性等诸多挑战,消弭区域发展差距。

  以包容互惠促进共同发展。世界各国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发展的阶段性和制度的选择性,各国有各国的道路选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各国应当坚守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发展的目的是造福全人类,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领导力代表着引领和导向。中国现如今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不管谁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日益发挥着世界大国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进程中,中国是倡导者、促进者,更是实践者。为低迷的世界经济开出药方,提供解决方案,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严寒的世界经济带来一股暖流。

改革创新的中国经济提供新样板凸显大国担当

  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有两句通俗的话,甚为亲切,传播很广,那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会梦想成真”“撸起袖子加油干,上下同欲者胜”。中国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是“干”出来的。

  中国的大国地位是苦干出来的。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成就正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而这种“干”,一是要立足国情、选对发展道路;二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三是要不断改革创新;四是要秉承互利共赢、对外开放。中国发展的成功之路,给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样板。

  中国对全球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长期以来,国际上针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有这样那样的指责或误读,比如什么“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等。习主席在这次达沃斯论坛上明确指出应当“两个角度看中国”的新论,即“观察中国发展,要看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全面的看法。”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超过30%,成为全球经济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中国不只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的机遇,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国的勇于担当是普惠世界的。习主席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当前的中国经济运行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难,但中国政府在国内,主动把握、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在国际上,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付诸实施且必将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

  今天的中国已经扛起了促进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重塑全球治理新秩序的旗帜,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不确定时刻和新的世界秩序构建上负责任的领导力,也必将唤起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肩负起共同的责任。

  正如习主席所说,“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更是各国人民对领导者的期待。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