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科技创新又一春
李秦卫
//m.auribault.com 2016-06-03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创新的苍穹繁星点点,科技的那颗星亮光闪闪。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油气开发专项再造一个西部大庆;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自主创新成果不多、领军人才缺乏、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犹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把这一重要指示落到实处,需要牢而又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快而又快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创出来的梦想,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历史上,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最终走向衰败和解体,除了政治、军事、地缘上的原因外,创新不足和技术停滞也是重要原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而西方一些国家近代以来之所以称雄世界,核心原因就是手里有高端科技这个利器。近年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积极用好科技这个革命性力量和杠杆,取得了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激发活力才能提高动力。近年来,我国在破除科技创新藩篱上出快刀、下大力,《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让很多时候“睡大觉”的科研仪器“转”起来;《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让管理过死的科研经费“活”起来;《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将管理上“九龙治水”的科技项目“统”起来。然而政策出台只是一只靴子落了地,只有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列出的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办法精准落地,才能迎来“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喜人景象。

  “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之所以说人才队伍是关键,是因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是因为“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是因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渴求人才的关键时期,只有紧紧扭住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坚决贯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才能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用,是最好的育。感情上不分亲疏,使用上不分彼此,既突破“孩子是自己的好”的门户之见,又不囿于“外来和尚会念经”的片面认识,才能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牡丹再美,也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标准”。只有建立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的评价体系,才能让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都能够得到重视、得到培养、得到使用,从而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浩浩荡荡人才大军。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也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

  “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走向复兴的共鸣在激荡,明确具体的目标在召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在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里光荣绽放。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