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究竟“特”在哪里作出了战略性的回答,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彰显自己的实力与自信确立了行动指南。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拿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成果来,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核心主题。然而,我们同样应当看到的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离真正彰显出自己的特色、风格与气派,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没有独创性可言;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也没有独创性可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着眼于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大逻辑大趋势,基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精辟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和主线,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学术和思想文化崛起、在硬实力提升的同时推动软实力提升的自信与自觉,是在新的时代境遇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纲领。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究竟“特”在哪里作出了战略性的回答,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彰显自己的实力与自信确立了行动指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拿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成果来,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拿出当代中国学人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总任务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学人的不懈追求。在开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问题、在中国的大地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之时起,研究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特色、彰显自己的特性便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自觉努力。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之后,学界也便随之掀起影响广泛的“学术中国化”的讨论和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核心主题。然而,我们同样应当看到的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离真正彰显出自己的特色、风格与气派,还有很大的距离。讲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这些论述,都客观点明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展现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因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拿出当代中国学人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总任务。
拿出当代中国学人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前提是要真正立足中国的实际,聚焦当代中国发展进步面临的具有自己独特性的大问题、真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古往今来,一切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无不来自于对新问题的敏锐把握,或对已有问题的创造性新解。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用发展着的理论来指导,也为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之所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的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提出了许多尚无答案、急需创造性的探索予以回答的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在讲话中,总书记从五个“面对”的宽阔视野出发提出的一系列“如何”,都是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是迫切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着力求解的重大课题,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的地方。真正直面这些具有自己独特性的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在书本中讨生活”,当代中国学术才有可能形成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拿出当代中国学人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关键是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具有中国人主体性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
任何学术研究中,都有一个立场问题,不可能“价值无涉”;都有一个用什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分析工具”开展研究的问题,照猫画虎解决不了问题。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没有独创性可言;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也没有独创性可言。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体现的一定是中国立场,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观察世界和中国、研究问题的科学工具,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坚持用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与积极吸收借鉴各民族已有优秀研究成果并不排斥。对不同民族的优秀研究成果及其方法的广泛吸收和充分借鉴,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而言,都是有益的滋养。强调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是要把自己封闭起来、闭目塞听,不是要不看对象、居高临下、自说自话,而是强调在大胆吸收外来的同时,不邯郸学步、不人云亦云、不失去自我,能够在中国发展问题上真正形成自己透彻的认知、科学的阐述、精彩的表达,能够在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上作出体现中国智慧的新观察和新解答。在任何学术交流中,听众都希望听到新鲜的东西。用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创新性的探索创新性的成果,中国学术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的倾听和尊重。
拿出当代中国学人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需要我们破除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一是要破除“洋教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把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简单“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在我们当下的学术研究中,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片面地用西方标准来裁剪中国现实、开列种种药方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告别这种简单的“取经”学术、“取经”文化。二是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运用。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需要我们懂“马”信“马”,在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下足功夫,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为自己研究过程中的自觉持守与自觉运用,转化为自己研究过程中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不是束缚思维的教条,不是装点门面的挂画,更不是只要在房门上一贴便可“万事大吉”的门神,而是发展的理论、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恩格斯曾经批评过的那些“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等等现象,都不是以科学的态度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对待科学研究,应当引以为戒。(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 2016-05-20 |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 2016-05-20 |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2016-05-20 |
立足中国大地 创新中国思想 解决中国问题 | 2016-05-20 |
坚持继承性民族性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 2016-05-20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 2016-05-20 |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 2016-05-20 |
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 2016-05-20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加快构建中国... | 2016-05-20 |
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历史使命 | 2016-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