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个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经出了两本专著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24日凌晨,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去年年底刚出版史学专著的18岁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去世。媒体证实,林嘉文因抑郁症跳楼自杀。
一位仅仅18岁,就出版了两本学术著作的高中生,最终却以自杀的方式为自己尚未真正绽放的人生匆匆画上了一个句号,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这都是一件足够令人惋惜的事。而在惋惜之余,有着“不平凡”标签的林嘉文的死,必然会引发诸多的反思,比如其成长教育方式,比如其史学研究的价值讨论等等。但除此之外,其自杀的诱因——抑郁症,也不应该被“史学天才”的光环与公众的惋惜之情所遮蔽。
严格说来,近年来见证了太多因抑郁而导致的悲剧,不管是名人还是官员,抑或是普通人,抑郁症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社会对于抑郁症的认识,到底有多深,我们又是否能够拿出足够有效的力量来干预或挽救更多的“林嘉文式悲剧”,却依然是一个令人生疑的沉重话题。一个颇为值得玩味的细节是,之于林嘉文因抑郁而选择自杀,很多人不自觉地将之归咎为“年少成名”和历史研究的枯燥与压力,比如有声音就称,“这个孩子活得太明白了。太明白的人会率先和人生的核心问题短兵相接。多少大圣之人,都是早早碰到这个坚硬的内核,然后花一生时间与它周旋迂回。”
这样的理解似乎无法证伪,也颇具代表性,但又不免有对抑郁症的“美化”和“特殊化”之嫌。要知道,抑郁症在现代医学角度,已被确认为一种心理障碍类的精神疾病。医学博士博尔温·班德洛在他的《隐疾》一书中,就通过分析多位患抑郁症名人的故事与经历从而得出结论,这些名人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是因为“名望所累”,而是“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决定了他们的一生。”就此而言,若过于强调抑郁症这一隐疾的“特殊性”,而忽视其内在的“病原”,无疑不利于我们真正认清并正视其作为疾病的本质。
在抑郁症被“特殊化”的另一端,是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性忽视和歧视。钟南山院士就曾说过,国人的传统性格比较隐忍,习惯把事情压抑在内心。还因为爱面子的心理作怪,患者往往把得抑郁症看成是丢人的事情,不愿去看正规的心理医生。这类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知偏差,归根结底是源自社会大背景下对于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而这种社会性认知偏差所对应的,就是对于抑郁症的防范和干预出现严重的滞后或不自觉的轻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远非如媒体所曝出的名人个案,其发病率其实已达到6%,完全可以视为是常见病了,而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更是达到3000万人左右。但这些患者只有不到10%得到专业的救助和治疗,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更没有进行过诊治。像林嘉文这样的“低龄化”抑郁现象,更是尤为突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
由此也就不难明白,成为压垮18岁史学奇才林嘉文生命最后一根稻草的抑郁,其实并不特殊,它很有可能是更多人的隐疾所在。我们愿林嘉文在天堂能够摆脱抑郁,继续他的史学研究。但对于生者而言,如何让更多人免于抑郁的“伏击”,却是一个必须共同面对且无比现实的问题。比如,在近期就不止出现一位名人死于抑郁,有专家就提醒,春季为抑郁症复发最多的时期,该季抑郁症患者复发约占全年抑郁症患者的7成左右。那么,对于春季抑郁症的干预,是否有足够的认识和行动?
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 | 2009-03-23 |
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 | 2009-03-23 |
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 | 2009-03-23 |
马哲史研究应突出思想史特色 | 2009-03-23 |
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2010年第三期) | 2009-03-23 |
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 | 2009-03-23 |
解读苏联解体的一个公式 | 2009-03-23 |
州县档案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价值 | 2009-03-23 |
中古时代的“愉悦”研究 | 2009-03-23 |
“用史实发言”才能坚守记忆 | 2009-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