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自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
——《自媒体时代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读书报告
陈文锋
//m.auribault.com 2016-01-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更多

  但同时,较为遗憾的是,专著里仍有较多疑惑和未能尽兴之处。首先是文献梳理的不足,无论是对自媒体本身的解读,还是对对外传播的研究综述,都未能全面深入。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资源只掌握在少数传媒机构手中的时代已成历史,迎来的却是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传播结构,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中心,并进入具有高度的信息参与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信息传播的新时代——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些转变,应该在分析前就予以铺垫。

  关于自媒体传播的特点,胡泳的《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有非常深刻的论述。该书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该书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胡泳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另一位学者李炜娜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秩序——以微博传播模式为例》,则系统地论述了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新秩序:一是信息传播环境由“拟态”逐渐变为“实态”,二是瀑布式舆论模式变为蒸腾式舆论模式,三是自媒体由“信息生产加工者”变为“信息重构修复者”。

  其次,《自媒体时代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不足之处还表现在理论基础不够。相德宝提出,新兴的自媒体力量是以受众为主导的公共外交范式,但是对公共外交这一国际传播重要理论未加深入论述。与此同时,著作也缺乏理论性的总结,即在理论层次上去分析自媒体在对外传播上与传统媒体的特征差异。

  再次,该著作涉及样本量问题及信度效度问题。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信息更新极为迅速,信息量也非常巨大。在如此繁多的互联网信息中,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较为困难。该专著选择了8个不同类别的自媒体形态,但平均每种媒体的样本量仅为400个左右。而例如Twitter,每分钟甚至都能产生400条关于中国的信息。当然,此前研究时可能未能有现在如此巨大的用户群和信息量,但就每个媒体形态来说,400个内容样本仍旧单薄。同时,从搜索结果里筛选出的400条研究对象,作者也未能给出合理说明,而是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可行性原则对手机的原始样本进行目的抽样。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的抽样确实存在信度的问题。而著作中也未对效度检验的过程予以说明。

  此外,该著作其他未尽之处还表现在内容分析不够深入,没有相关性研究;分析角度未能足够体现自媒体特点;建议与研究成果没有逻辑联系等方面。

  实际上,结合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新秩序,结合自媒体的特点,也结合该著作研究发现的结论,笔者认为,提高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应有如下改进:一是传播舆论观念要跟上新秩序变革。过去以为民间舆论场是“末流”、管管就行、“成不了大气候”等观念必须改变,同时也不应有排斥或恐惧的心理,毕竟在今后的突发事件中,将越来越离不开民间舆论场的参与。对比现今的自媒体时代,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已经失效,民间舆论场是“支流”“末流”的观念应该得以淘汰,在以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大幅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情况下,我们应强调“4小时法则”。而所谓的“4小时法则”是指新闻点产生后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厘清事实真相,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发布最精准最可信的信息,迅速占领舆论的高地,在主流声音清晰洪亮的舆论场下,民间舆论场就不会乌烟瘴气。同时,在此过程中发布信息不能太绝对,要讲分寸,要照顾到公众情绪,以此主动让主流媒体融入民间舆论场,减少此过程中非理性言论的出现。

  二是自媒体信息发布者需慎持公共话语权。自媒体新的传播秩序改变了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垄断信息资源的局面,颠覆了传统媒体“集约式”的话语权时代。在自媒体时代中,媒介的扩大实质是话语权的释放,从大众媒体支撑政府话语权到自媒体释放平民话语权,舆论不再完全按照公权力设想的路线,传播信息的发布者有了更多的公共话语权。同时,自媒体传播新秩序中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长尾效应”,也就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信息“一发即活”的传播特性,信息一经发布,通过转发和互评等功能可迅速形成舆论,因此想靠事后的删帖来挽回既有局面是完全行不通的,特别是具有突发性或敏感性的信息,通过传播,形成自下而上的“蒸腾式”舆论格局,在这其中充斥着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其中有显露舆论和隐藏舆论,积极舆论和消极舆论等,各种舆论在自媒体平台充分地占领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时代中,不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只有利用自媒体慎持公共话语权,才能适应今天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新秩序。

  尼尔·波兹曼曾说,媒介更像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这正像此刻人们一面惊呼“自媒体时代”来临的同时,也在感知着自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新秩序给予我们的全新感觉,而这种新局面也并不是模式化、固定化的,人类在适应这种传播新秩序的同时,也在不断改良,打破、更替着更加先进的传播手段,这一切也不断印证着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也正是这一切丰富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迫使我们在不断的感知过程中,时刻用敏锐的眼光和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崭新的一切。

  (本文荣获一等奖,刊发时有删节)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