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胡适与中国公学
杨利强
//m.auribault.com 2016-01-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更多

  中国公学,作为胡适的母校,在其个人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公学成就了少年时期的胡适,而青年时期的胡适又为中国公学的发展营造了较为良好的宽松环境,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入读中国公学

  190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对中国留学生要求苛刻,中国千余名留学生因此愤而回国。归国后,姚宏业等人于1906年春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学校之一———中国公学。

  中国公学创办之初,清政府不认可,加之社会上对于穿洋装的留学生也投来异样的眼光,因此办学工作举步维艰。主要创办人姚宏业在此情况下为警醒国人,愤而投江自尽,留下几千字遗书:“中国公学的创办注重德育,目的在于培养真国民之资格。我死不足惜,但愿我死后同胞们务必辅助我中国公学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而后已;希望同胞们能支持中国公学,之前仇视中国公学的人也能幡然悔悟,那么我虽死犹生。”此后,社会上的人受到极大的震撼与感动,支持和报考公学的人也多了起来,胡适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6年秋胡适考入中国公学。当时,中国公学的行政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同时学校也是革命派宣传的一个重要场所,章太炎等革命党领袖曾住在这里,这些都对胡适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胡适入学后就参加了竞业学会,担任《竞业旬报》的主要编辑。依靠报社的编辑费,胡适一方面得以贴补平时的生活所需,另一方面,这份工作也给他提供了一个锻炼白话文和展示自由思想的舞台。1909年,胡适毕业离开了中国公学,开始准备留美赔款官费的考试,次年赴美留学。

  在中国公学三年多的求学经历,对胡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后来说:“我若不进中公,后来的发展方向当不同。”

  出任公学校长

  1928年3月,中国公学因发生风潮,原校长何鲁辞职。此时的胡适已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教学经验。另外,胡适曾在这里求学,与公学有深厚的渊源。因此,1928年4月27日,中国公学校董会正式公推胡适为校长,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1928年4月30日,胡适到校任职。此时的中国公学存在很多问题:学风差,学生经常闹事;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连校规都没有;办学经费紧张,情况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胡适在学校董事会和老师们的支持下,随即对学校在多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状况,促进了学校发展。

  胡适首先从组织和规章入手,制定了校务、教务会议组织大纲,成立了学校章程委员会。同时,改组了校董会,通过了《中国公学校董会章程》和《中国公学组织大纲》,对学校名称、宗旨及校长、董事等具体职责进行明确规定。

  胡适从1928年暑假开始调整学校的院系设置,最终改为文理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等三个学院六个系。此举一方面便于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全面培养,另外,有助于节省经费,减轻学校经济上的压力。

 继承“兼容并包”

  在教师的选聘上,胡适继承了蔡元培“兼容并包”的作风,遵循“不分派别,不限资格”的原则,将学术水平和能力作为标准,坚持不拘一格选聘优秀教师。例如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凭,胡适也大胆聘用他为大学老师,诚如沈从文说,“这是胡适校长给予我的难得的机会,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

  胡适认为“教育的成功,此实系环境所使然”,因此,他开除了一批不注册、不上课、打架斗殴、使用假文凭的学生,整饬了学风,树立了学校威信。同时,他积极支持《吴淞月刊》《中公学生》《中国文学季刊》等刊物以及各种学会的创办发展,活跃了学术气氛,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提高学术水平和表达思想的平台,为学校建设了良好的学风。此外,学校还积极倡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运动会,胡适曾为之创作《中国公学运动会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经过改革,中国公学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生数量和质量普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招生情况逐渐乐观。在胡适掌校的两年时间里,学生数目从300多人增加到1300多人,发展很快。学校原有的规模已经不能容纳学生现有的数量,为此得以扩建,开设了分校区,新建了校舍。

  胡适的改革使得中国公学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胡适对于中国公学的发展,我们不能不佩服;胡适对于中国公学的整顿,不算不尽力”,“如果胡先生能多做几年校长,再多尽一点儿力,将来把中公由较好的大学,升到世界著名的大学,也是意料中事”,这是当时学生对胡适治校的评价。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