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建设有浓厚道德氛围的城市
——二论迅速掀起文明城市创建新高潮
本报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5-03 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个有道德支撑的城市,才是文明之城;一个生活在有浓厚道德氛围城市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道德是城市文明的基石。一座崇尚道德的城市,才是有“温度”、有魅力,能让人真正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城市。城市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建构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城市文化精神,培育和提升城市居民的道德文化素养,是创建城市文明、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而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美德成为每一位居民的自觉行为,一座城市就会到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敬好人、学好人、帮好人、做好人成为一座城市的常态,城市居民就会生活在温暖、和谐、幸福之中。这是广大居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建设有浓厚道德氛围的城市,首先必须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实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一个人、一座城的道德水准,取决于道德素养、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而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又能够反过来强化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建设有浓厚道德氛围的城市,必须以各种道德建设活动为载体和依托,使人们在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道德意识、道德养成、道德自觉。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用身边的道德典型,引领人们崇德向善。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引导全体市民增强道德意识、强化道德实践,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厚德重义的燕赵风骨。要深入推进文明家庭创建,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和“善美家风”活动,让家庭成为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让“善美家风”成为“善美社风”的有力支撑。要大力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成为城市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要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大居民要带着对美德善行的强烈渴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积极投身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之中,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用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法律用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但任何法律都内含着道德判断、体现着道德取向。因此,对于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法律是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建设有浓厚道德氛围的城市,要加强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也要积极培育和强化居民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作为城市的主人,广大居民要清楚地明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把遵法守法作为最大道德去践行,积极知法学法,自觉遵法守法,主动履行法定义务、承担法律责任,为浓厚道德氛围的形成提供法治基础、法治保障。

  道德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道德是生活必需的元素,美化人生,和谐社会。让道德之光照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文明之花盛开于每个角落,我们的城市就一定会更加文明,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幸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