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上周起,南京就进入了“马拉松时间”。在组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颜争鸣用一句“南京需要马拉松”为这场即将到来的赛事呐喊。将于29日开赛的首场“南马”,总报名人数已达37168人,其中全程跑总中签率约为32%.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报名选手能成为幸运儿,“南马”之热可见一斑。
其实,不只南京需要马拉松,马拉松同样需要南京。虽然国内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达到百场以上,但仅有“北马”而无“南马”,一直是不少跑者心中的一大憾事。现在缺憾终于弥补,这项古老又时尚的运动,与这座融合了古老与现代的城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留下多少精彩故事?又会带来哪些持久的影响?都令人激动并满怀期待。
“南马”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比赛本身。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建发展,山水城林特色日益凸显。而青奥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看到在厚重、秀美、文艺外,南京还有青春、拼搏、创新的另一面。后青奥时代,如何传承和利用好这笔精神财富,是个重要而持续的话题。城市马拉松的特点是融赛事、城市景观、民众参与于一体,一场成功的比赛,不仅可以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认识南京、了解南京,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还能增强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提升城市自豪感和幸福感,对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推动作用。
“南马”虽然来得有些晚,却也因此起点高、准备足。在各地密集火爆的赛事中,不和谐因素时有发生,如个别参赛选手猝死事件、“北马”的“尿红墙”现象等。“南马”作为后来者,可以充分吸取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在赛道设计、中途补给、选手保障、紧急救援等方面力争做得更完善。只要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出发,后来居上并非遥不可及。
一次成功的城市马拉松,离不开赛事组织者、参赛者、城市市民的共同努力。有位专业选手在参加今年“北马”后表示,其实国外很多马拉松比赛的硬件不一定比国内好,但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很高,观众也具备一定的素养,如愿意到现场观看、知道加油呐喊的时机等,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学习。“南马”首次亮相,在保证赛事品质的同时,赛场外也要做足准备,下足功夫。无数中外客人涌入南京,要吃、要住、要出行,带来消费,带走口碑。这无疑是青奥会后南京再次展示自身形象的良机,每个南京人都该有主人翁意识,赛事组织者也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参与,让“南马”真正成为全民的节日。
当然,首次开跑的“南马”,不可避免要经历摸索、尝试,可能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是成长必经之痛。有着35年历史的“北马”,也是一步步蜕变、完善,反复调整比赛路线和起点、终点,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和规模。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城市发展,会有更多的经典城市景观、更多的南京元素被纳入,“南马”会慢慢孕育出独有的、不可复制的人文精神,成为南京的一张新名片。而在“南马”带动下,我们的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普及,城市文化也将更具活力、更有内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2010-04-23 |
邢窑:八百年薪火相传 | 2010-04-23 |
用青春激情讲述中国故事 | 2010-04-23 |
宦官的下场与责任心 | 2010-04-23 |
诗意地理解日常生活 | 2010-04-23 |
一战断想 | 2010-04-23 |
志同不畏远 登高不惧难 | 2010-04-23 |
丝绸之路文明的历史思考 | 2010-04-23 |
中央新闻网站总编辑畅谈“四个全面”战略布... | 2010-04-23 |
品质始终是硬道理 | 2010-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