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构筑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m.auribault.com2014-04-14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晨风

  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看似无形,但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郴州市区,一桩车祸过后,车主十万元钞票随风四散,十多分钟过后,收回的钱款只差三百元。原来,是恰好路经此地的两名市民立即停车,帮着维护现场、捡拾散落的钞票;

  沿海某地街头,一位从银行取15万元现金的妇女急着往回家赶,未料装钱的口袋破了,钱撒了一路。失主左右寻找,最终只收回3万多元。

  人们思想境界上的差异,势必导致事件的走向、结局。

  二,价值观决定着人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

  确立怎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政党、团体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政党、团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的层面,界定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这“三个倡导”,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昭示着我们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又确立了全民族道德规范的行动指南。

  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意义不言自明。

  三,实现“两个百年”梦想,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国家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中国未来发展,必定是一场向改革的深度稳步推进的攻坚战。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思想共识,是赢得这场攻坚战的前提。

  实现“中国梦”,注定是一个艰巨而富有挑战的过程。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背景下,越发需要“最大公约数”凝魂聚气。

  实现“中国梦”,包含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维度——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亦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让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找到利益契合的“最大公约数”。

  四,伟大的时代,必定是以伟大的文化作为奠基石。

  没有信仰的民族,只会是一盘散沙;同样,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展望全球未来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文化这一软实力的竞争;走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文化发展的活力。

  “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大国,却生产不出电视机的内容”。撒切尔夫人曾经的“评论”,仍是回荡在我们耳边的警示。

  培育属于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铸造我们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五,未来的中国,需要竖起自己的精神旗帜。

  置身于全球竞争背景,中国文化需要捍卫自己的精神之本、道德理想和价值取向,进而整合、凝聚和提升民族的“精气神”,高扬起自己的精神旗帜。

  “三个倡导”,承载着国家发展的目标,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接着人类共有的价值准则;期待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用中国的发展实践、民族传统的道路自信和文化大国的自豪气度,向世界展示新的国家形象和文明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文化的“DNA”;坚守这种核心价值观,就能书写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在世界文明中新的辉煌。

  六,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道德失范更不是社会主义。

  透过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精神世界的空虚,比物质贫穷更可怕。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道德困惑——当今社会,人情冷漠、拜金主义、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精神雾霾”。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精神坐标——春节前后,围绕“家风”、“家教”的街头调查,引发出人们趋同性的回答,而“扶与不扶”的春晚小品,延伸出全社会对道德、良心、责任等层面的思考。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道德失范的纠偏、矫正。

  大力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通向梦想的道路“不偏向”,才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出“压舱石”、“定星盘”的作用,才能自觉围聚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理念下,汇聚起全民族实现共同理想时的磅礴力量。

  七,道德的力量,蕴涵于每个人的行为中。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合一;思想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人们接受教育最直接和便利的渠道。

  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衔接血脉。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

  去年7月,长沙男孩刘一凡,凭借一张勇于担责的纸条而被誉为“中国面孔”;其实,孩子稚嫩的字行背后,是诚实守信的家风、家教使然。

  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万众一心的国家意志,需要同心戮力的民族精神,更需要昂扬向上、崇德向善的公民品德。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聚沙成塔的漫长历程,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推动者,更应当是参与者、示范者。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就需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点滴细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八,湖南道德楷模辈出,历来是先进思想和文化聚集之地。

  “心忧天下”,是湖南人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是湖南人与日月同在的担当精神——

  在感动新中国的百位人物中,湖南人占据着7席;

  在历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六位湖南人在这一“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中写下了自己的篇章;

  在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十名湖南人先后站上了这一道德高地。

  在三湘大地,更有一面精神旗帜,让每一位湖南人深感责任在肩,它就是雷锋!

  湖南,是雷锋精神产生、形成,最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起点。努力争做雷锋精神的传人,是激荡在湖湘大地上的一场跨世纪的道德长跑接力。

  今天,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湖南理当率先培育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精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风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追求,共同构建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携手实现文明进步和谐的价值主张。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