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积极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治理改革
——学习习主席G20杭州峰会重要讲话精神
赵晋平
//m.auribault.com 2016-09-1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全球瞩目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及其系列会议在中国杭州落下帷幕。峰会从根本上寻找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之道,紧紧抓住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并制定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习近平主席在会议期间的多次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关于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主张和倡议,为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关系、深刻把握中国在推进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中国经济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

  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贸易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很多人都在担心,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就是对上述担心的最好回应。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16年上半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4.1万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6.7%,和2015年同期相比中国的增速虽然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是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依然表现突出。根据三大发达经济体快报统计,今年二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年化率)分别达到1.1%、1.6%和0.2%,明显低于预期;除印度、中国之外,巴西、俄罗斯尚难摆脱衰退阴影,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仍然令人担忧。7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政治动荡、英国脱欧以及全球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回潮”等原因将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放缓,把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到了3.1%,即与2015年相同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这一报告关于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等经济体2016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都比今年4月公布结果有不同程度下调,但关于中国的预测值则从之前的6.5%提高到了6.6%。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6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预计将继续提高,中国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在2015年26%的水平上进一步上升。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态势,不仅表现在保持了中高速增长,而且还体现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7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1%,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这些同样有利于带动全球经济的转型升级。从直接影响看,中国的对外投资和进口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和就业增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机遇。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1至7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56个国家(地区)的5465家企业进行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6732.4亿元人民币(折合1027.5亿美元),同比增长61.8%;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口16463.9亿元,同比增长29.9%。另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进口总额达5.61万亿元,同比下降4.8%,降幅低于全球水平且同比明显收窄;其中从日本、印尼、越南、德国、法国、荷兰、巴西、新西兰等主要国家进口实现逆势增长。这些数据和分析表明,中国目前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经济复苏的最积极因素,为促进主要投资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为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做出了不懈努力

  目前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分化正在成为引发国际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预期恶化的重要原因。面对不确定性日趋增强的国际经济环境,如何加强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和沟通,恰恰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定投资者信心的关键所在。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我们应该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推动正面而非负面溢出效应。这是中国对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建设的基本态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现有机制加快推进内部改革以充分体现更加广泛的代表性;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合作等新机制应运而生,成为主要国家间新的政策协调与对话平台;大批全球性、区域性政府间或非正式合作机制的建立,为更加广泛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共商创造了重要机遇。中国一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范、法制化的政策制定与信息公开体制,加强面向公众的政策发布和国际交流;另一方面广泛参与国际和地区经济治理与合作平台的对话交流活动,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在与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之间的政策沟通与协调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作为东道主,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共同商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大计良策。这对于引导全球市场预期、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和共同应对经济下行挑战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也应当看到,完善全球治理结构任重而道远。在严峻形势面前,各国之间的政策对话与交流还很不充分,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行为明显抬头,一些发达国家政策制定缺乏对负面外溢效应的客观认识和把握,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经济体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尚缺少足够经验。中国需要以杭州峰会为契机,更好地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结构改革和规则制定,进一步发挥新兴经济大国的引领作用,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沟通,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良性互动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方案和政策举措对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贡献有目共睹

  由于G20所具有的广泛代表性和政策协调作用,已经使其成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经济治理机制之一。习主席在峰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球经济治理特别要抓住以下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杭州峰会期间,中国向联合国正式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件,首次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内容纳入G20峰会议题,并邀请主要发展中国家代表参与对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完善全球能源和发展治理格局中的强烈意愿和果断行动。

  近年来,中国根据自身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不断推进国际经济战略调整,提升构建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的参与水平和参与能力,在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一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于优化国际货币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着力筹建海外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启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中国的举措显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态势,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则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将进一步优化国际货币体系,增加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中的影响力。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中国采取了积极措施加以应对,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逐步呈现双向波动,保持了对于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与此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一道通过G20和其他重要国际会议,倡导实施负责任宏观政策,承诺避免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些都对稳定全球市场预期、加强全球金融治理及金融风险防范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制建设为弥补原有多边开发性金融体系能力不足带来了新机遇。在现有全球或地区开发性金融领域,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主要的融资平台。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侧重于减贫援助,并且可提供的融资规模远远难以适应弥补巨大资金缺口的需要。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投资领域,具有较强资金实力,不仅有利于提升新兴经济体参与金融秩序重构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使多边金融体系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有利于提升多边开发性金融体系的融资能力,满足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亚投行和原有多边机构之间不是替代,而是互补关系。目前亚投行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正在一些具体项目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彰显了这些新机制的开放性和合作精神,契合了实现全球经济联动和包容性增长的迫切需要。

  三是亚太自贸区建设方案为推动高水平、广覆盖和包容性区域多边贸易投资制度性合作提供了重要载体。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深度调整时期,区域贸易投资安排逐步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新的表现形式,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主导的TPP、TTIP、TISA等迅速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正在加快进行。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虽然具有参与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积极意愿,但由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并不具备直接加入这些所谓高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的条件,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难以在今后以巨大跨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为主要途径的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因此,在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更广泛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向更多经济体不断延伸,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是区域国家,尤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长期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国目前所倡导推动的亚太自贸区更具广泛参与性、联动性和包容性,不仅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兼容协调,同时把TPP、RCEP都视为可能的实现路径,对于降低区域合作机制碎片化成本,推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规则重构,具有深远意义。

  四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期全球互利共赢合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促进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导的核心理念,从成员间关系来看,是传承古老丝绸之路精神、坚持开放及区域内外国家合作兼容并蓄原则;从促进机制来看,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政策沟通协调作用;从优先领域来看,是贸易投资先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促进资金融通;从合作目标来看,是实现参与各方互利共赢、区域绿色发展和各国民心相通;从中国的作用来看,是更好地履行大国责任、促进陆海统筹和东西双向开放。这些理念和举措适应了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与治理改革的新要求,也是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区域合作模式的重大实践,对于实现参与各方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2016年3月,中国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提出坚决贯彻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大计方针。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国将为G20杭州峰会描绘出的“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蓝图变成现实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