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文化引擎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程惠英
//m.auribault.com 2016-06-16 来源:合肥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当经济转型成为世界性的发展主题,文化和创意创造价值日益成为新经济时代引人注目的现象。安徽作为制造业大省,正面临着“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动力更新期”的新常态,迫切需要文化产业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树立“三大思维”,以思想动力转换驱动转型

  集成思维。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是一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的过程,要摒弃分离式思维,实现理念、市场、载体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规划、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政策措施,协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发展。

  互联网思维。转变发展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创新、高效的平台效应和即时、多元、包容的互动效应,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拓宽市场渠道,创新商业模式,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顶层设计思维。立足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布局,制定整体性文化发展规划,优化文化发展空间、结构布局,有重点、分层次推进优势产业发展。以合肥都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中心,对于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着力提升质量和行业竞争力;对于具有一定潜在优势的行业,构建科学发展机制使其形成行业比较优势;对于“短板”行业,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寻求突破。

  加快“三大融合”,以产业跨界融合引领转型

  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通过高科技成果来提升和改造传统的文化行业,并在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和创造新的文化业态。制定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规划,建立政策扶持与保障体系;搭建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载体与平台,扶植和培育一批符合国家及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文化企业和市场主体;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项目带动机制,孵化与催化一批创意水平高、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形态,重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转变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文化产品档次的提升与资本质量拓展,形成文化产业和有关产业的相互促进共享机制。

  促进文化与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文化新业态领域;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鼓励文化产权交易、投资担保等机构搭建文化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综合实力强的文化新业态企业上市融资。支持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创业保险基金和创业失败保险基金,提高文化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减轻文化科技人员创业失败风险。

  建设“三大载体”,以发展质量提升支撑转型

  培育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依托现有的国家高新区、各类软件园、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沿着“文化资源-文化要素-文化产业资本-文化产品-文化衍生产品”的转化路线实现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意环境好、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建立文化企业数据库,通过重组、并购、参股、上市等多种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媒体、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文化企业集群,形成成熟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培育成长性好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形成文化发展的“众创空间”;鼓励发展企业联盟,积极探索建立中外企业合作联盟。

  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制定完善的文化品牌中长期培育计划,加大对企业品牌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知识产权应用服务平台、公共咨询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文化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文化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文化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

  创新“三大机制”,以发展环境优化助推转型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进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要改变当前文化产业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管理体制,实现管理一体化。加快推进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允许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文化产业市场,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规范、标准建设,发展面向文化新业态的评估、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机构。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入股、创意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一定奖励,创造引进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广泛搜集全球文化创意高端人才信息,建立人才档案,特别要引进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文化创意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安徽文化职业学院”,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宣传文化在职人员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大力培养本土文化创意人才。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能否对创意成果进行有效保护,能否让创新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创新回报,已成为企业是否有积极性开展创新的前提。要推进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协同发展,加强自有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鼓励创作者个人、创意企业及消费者及时申请、注册自主创新形成的成果。政府要完善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知识产权评审、知识产权档案、技术管理计划来实施合同约束,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各种法律手段维护成果的完整性,保障创意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合法权益,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作者单位: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