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
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重要论述
胡维忠
//m.auribault.com 2016-09-26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重大思想、重大要求,既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党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又贯穿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又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为民情怀。这个重大思想、重大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做好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建设等民生工作,让各族群众不断有更多获得感,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提供了行动遵循。

  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并对国家强起来、人民富起来进行了艰苦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不停步,用小财政托起大民生,民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新的更高期盼,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青海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发展基础比较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省政府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注重坚守底线,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注重突出重点,政策举措有所侧重,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进行倾斜;注重完善制度,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使制度更加公平、普惠和可持续;注重引导预期,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各族干部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以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锲而不舍向前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青海来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牵动全局的工作,不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民族地区发展,都离不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项基础性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两大社会建设任务,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民生关切,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让各族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是民生建设的“硬骨头”,是最大的短板,事关全面建成小康,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聚焦精准,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前一阶段精准识别、搞清“扶持谁”,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解决“谁来扶”的基础上,着力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解决好“怎样扶”。在扶贫举措上要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管理方式上要加快完善大数据平台,提高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在成效评估上要认真执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切实增强脱贫成果的公信力。我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8个省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近一半,“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总揽,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意识,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牵引,全面推广“三种类型、四个层级”的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巩固和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重大思想,体现了统筹兼顾的要求。贯彻统筹兼顾这个要求,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以统筹把握、协调推进为着眼点,始终注意平衡着力,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好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把握平衡、综合施策,从而激发统筹兼顾的优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比如,统筹兼顾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本之木,通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蛋糕”做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蛋糕”分好,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比如,统筹兼顾“生态”与“生计”。一方面把保护生态这个最大责任扛在肩上,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探索完善易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管护机制,落实草原补奖、生态公益岗位、公益林改革等政策,持续带动群众增收,既要温饱更要环保,既要小康更要健康,在拥有“青海蓝”的同时,更多分享到“绿色福利”。比如,统筹兼顾“富口袋”与“富脑袋”。一方面夯实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通过加快发展、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就业创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举措,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引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深化“五星级文明户”“美丽乡村”等精神文明创建等举措,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自觉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石,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试金石。(作者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