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不忘赤子之心 不移愚公之志
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先进事迹
新华社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8-0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更多

  巍巍太行铸丰碑,拳拳之心写忠诚。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把标杆立在广大群众和党员心中。

  “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学习他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实干担当,不忘赤子之心、不移愚公之志,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向李保国同志学习,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根基。李保国不为名不图利,每年200多天在太行山区“务农”,带动10万农民靠创业甩掉了“穷帽子”,自己却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始终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在李保国的价值坐标中,为党尽责、为民造福,是人生的最大价值、最大幸福所在。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始终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最高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公与私、得与失、苦与乐等人生考题中经受住考验,作出正确选择,让有限的生命拓展无限的境界,放射永不褪色的光华。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向李保国同志学习,重在强化宗旨意识,保持纯正质朴的百姓情怀。“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质朴的话语,饱含李保国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激发出为民奋斗的不竭动力。李保国用技术成果帮助山区农民发家致富,被誉为“科技财神”,带动了一批批师生投身科技扶贫。

  他去世后,乡亲们千里迢迢赶来为他送行。群众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奖励,群众的幸福就是奋斗的目标。一个共产党员不管身处什么岗位,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求,就能扎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关键是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弘扬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广大知识分子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

  李保国认准“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学识发挥到科技扶贫的实践之中,走出一条“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新路子,深刻昭示只有把科技创新和现实需要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发挥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李保国白天跑山头,晚上查资料,一辆车5年时间就在山区和学校之间跑了19万多公里。“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我们要啃下改革的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这种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的劲头,像愚公移山那样勇毅笃行、奋斗不息。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李保国同志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但他用智慧、汗水和生命书写的论文,装点着太行的山山水水,成为人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伟大的时代呼唤千万个李保国。让我们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争做李保国式的共产党员,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